中評社台北12月10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10日發表社評說,在蘇貞昌決定兼任“中國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後,民進黨的“中國熱”已經暫告冷卻,外界幾乎都將責任完全歸咎於蘇貞昌,但認真檢驗,謝長廷本身的立場反覆,也未嘗不是原因之一。
社評說,謝長廷十月上旬訪問大陸之後,無論國民黨或共產黨、台灣或大陸媒體,都普遍高度肯定,尤其大陸方面,對台研究的學者專家,紛紛以專文剖析謝長廷登陸之後可能帶來的影響,認為深具指標意義。一時之間,謝長廷之行似乎已經刮起狂風,沛然莫之能禦。
然而,兩個月不到,隨著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的成立,謝長廷拒絕加入,整個局勢大為改觀。民進黨內基本教義派和獨派“反中仇陸”的心態仍未消除,民進黨中央“逢中必反”的思維繼續存在,民進黨“立院”黨團對任何有利於兩岸互動或是對大陸開放的法案與政策,也照樣杯葛,顯現謝長廷的一小步並沒有推動民進黨的一大步,他的大陸行也並沒有打開民共僵局。
社評說,對於這樣的發展,外界都把矛頭指向蘇貞昌,認為是他私心自用,不想把兩岸問題變成二O一四年七合一選舉的焦點,也不願讓謝長廷主導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更不敢與民進黨內獨派勢力抗衡,所以才急踩煞車。
這些分析,基本上都是正確的,蘇貞昌不敢推動民進黨兩岸政策轉型,顯示他確實缺乏遠見和魄力,但就民進黨主席的立場而言,儘量減少黨內爭議,避免可能風險,集中全力打贏七合一選舉,然後再談兩岸問題,也未嘗不是合理的抉擇。所以把民共僵局未解的責任完全歸咎於蘇貞昌,其實未盡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