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4日電/新華社文章指出,經過一番週折,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本週終於如願赴美訪問。輿論認為,安倍此行最主要目的是修復進而穩固日美同盟,獲取對方在東北亞局勢上的支持。然而,面對彼此需求,雙方是否形成交集最大化?強化同盟的意願是否同樣強烈?安倍訪美形式大於內容?一連串問號表達著外界對於日美首腦會晤的疑慮。
看看擺在桌面上的“見面禮”,皆為美日之間“懸”著的糾葛。首先是讓美日關係“遇冷”的普天間基地搬遷問題。日本方面既要顧及日美關係又要照顧國內輿論,在官方表態上總是模棱兩可,搬遷問題持續發酵,困擾著兩國同盟關係。儘管美方持續施壓,但安倍面對來自國內民眾方面的壓力,只能屈尊左右討好。
同樣源於內部掣肘的還有《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談判僵局。在安倍訪美前幾天,日本反對TPP談判的議員就放話,絕對不允許安倍在首腦會談中就參加TPP談判做出抉擇。在此次與奧巴馬的會晤中,安倍雖然對承諾廢除所有關稅等要求有所鬆動,但為守住參議院選戰,仍不得不考慮日本國內的反對聲音。
作為東北亞局勢複雜化的推手之一,安倍此訪十分希望奧巴馬表態在釣魚島問題上選邊站在日本一方。然而,有關爭端牽涉美國的多邊利益與戰略佈局,美不得不有所顧忌和考量。畢竟,亞太地區特別是中日關係之間若有震蕩,將對亞太地區乃至世界和平與穩定產生重大影響。
關於朝核問題,有學者認為,日本妄圖借機尋求集體自衛權的解禁,這當然會讓美國不安。一個急速向右轉的日本有可能攪亂美國亞太“再平衡”的整盤棋。美國智庫近期曾發佈報告說,面對右傾化的日本,美國不無疑慮。
分析人士指出,民主黨執政時期,日本試圖擺脫“老二”地位,提出“建設對等的日美關係和東亞共同體”方針,令美國感到不爽。而安倍一方面對鄰國採取咄咄逼人、火藥味十足的姿態,一方面迫不及待地“重塑”日美同盟,試圖“拉大旗作虎皮”,出於國家利益考量,美國也不會無所顧忌。《日本經濟新聞》對此評價說,在美國看來,與日本建立信任關係已有些難。奧巴馬政府正從以盟國優先的路線轉向更務實的態度。
對於安倍的這次跨太平洋之旅,美國亞洲事務分析人士一語中的,安倍的訪問很難有切實成果,更多的是鞏固日美同盟的象徵化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