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快評/旺報發表社評指出,兩岸可以共同詮釋“和平統一”,台灣也可以和大陸一起協商未來統一的形式與內涵,台灣可以在打造“未來中國”的過程中,和大陸平等互惠的參與,建立“平衡、對等、有效”的政治架構,共同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而努力。如果台灣人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或中華民族的一分子,上述的遠景就不可能出現,同時兩岸關係的未來將越來越取決於客觀的實力和大陸的主觀態度。如果大陸對所謂“台灣人認同”的上升感到不耐,本身的民族主義情緒也隨著領土主權糾紛而上升,就可能改採以壓力為主的對台政策,對台灣極為不利。因此,台灣民眾亟應看清國際局勢和政治現實,釐清台灣人認同問題的真相,不要受到政客刻意左右或歪曲的民調結果影響,將自己陷入危險的境地,把台灣帶向不利的未來。
我們認為,旺報的社評經常就台灣的命運與前途發表高見,引人矚目。
過往,台灣思考自己的命運與前途的時候,更多是從維持與大陸對抗的角度出發的。這是毫不奇怪的,畢竟數十年來的兩岸對峙,影響了幾代人的思維。與大陸水火不容,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不可能有共同依靠、共同發展的可能。所以,分裂的主張不斷擡頭。
經過將近5年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我們欣喜地發現,現在的台灣社會心態,多了一份對兩岸關係融合有利台灣發展的思考。對抗性思維明顯減弱,融合性思維開始出現,這是可喜的現象。
融合性思維,是台灣得以永續發展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