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5月22日電/“廣大興號事件”爆發,馬政府對菲採取了強硬姿態,面對國人的公憤和一致對外的要求,民進黨難得支持馬政府的作為,也暫緩罷免馬英九的行動。不過,菲律賓政府一句依據“一中原則”處理爭議的耍賴說法,卻讓綠營政治人物和媒體跳腳,紛紛開始拿“一中原則”作文章。嚴肅的護漁與“領土主權”問題又淪為政治口水戰。
旺報今天發表社評說,謝長廷針對“一中各表”做文章,他認為馬英九“兩岸治權互不否認,主權互不承認”、“中華民國主權及於大陸”的說法,讓大陸也可以主張“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及於鵝鑾鼻”,菲律賓就可以依據“一中原則”向中國道歉,讓台灣陷入困境。游錫堃則認為,馬英九受困“一中”,擔心態度過於強硬,菲律賓可能轉而向中國道歉,因此不敢硬起來。民進黨國際部主任劉世忠說,中國因素已經介入,若變成菲律賓向北京道歉,“我們無法接受”。至於逢馬、逢中必反的《自由時報》更藉機修理馬英九及“一中原則”。
“中國因素介入”已經是綠營慣用的成語,聽起來很嚴峻恐怖,但是到底“一中原則”在台菲爭議中扮演怎樣的角色,我們還是應該擺脫成見與情緒,回歸事實真相來理解。
我們知道,菲律賓宣稱的“一中原則”是片面的解釋,和馬政府的“一中各表”,兩岸互不否認治權有很大差距。而在菲律賓如此宣傳後,兩岸即通過適當管道進行了溝通。在此前後,一貫民族主義立場鮮明的大陸《環球時報》已連續以兩篇社評建議北京當局要暗中支持台灣,不可強出頭傷害台灣人民感情,大陸學界也發出類似的聲音。
北京當局則由國台辦發言人楊毅作出回應,既維護了大陸方面對“一個中國”原則的堅持,又表達了對菲方槍殺無辜台灣漁民野蠻行徑的譴責,及堅決維護台灣漁民權益的態度,可謂拿捏得當。
也就是說,兩岸都相當謹慎小心照顧台灣民眾的情緒,避免挑動敏感神經,不讓菲律賓有從中挑撥的空間。這一切,若不是兩岸有著以“九二共識”為前提而達成的諒解,若不是兩岸都珍惜得來不易的“兩岸和平發展”階段,事情的發展恐將更加複雜難解。這些事實是民進黨人都必須面對的。民進黨人必須回答,如果他們重新執政,廢棄“九二共識”,當兩岸再度陷入緊張對立,如果類似事情再度發生,又會將是怎樣的局面呢?
《旺報》社評曾指出,民進黨執政時期,發生漁民被菲國海巡船射殺事件,但民進黨幾乎完全未處理,民意沸騰一段時間後不了了之。理由很簡單,民進黨政府搞“烽火外交”,與美國和中國大陸雙面為敵,不但沒有資源與菲律賓周旋,更缺乏周邊的助力,最終受到傷害的還是台灣漁民。
民進黨執政時期在台灣生存戰略上最大的矛盾,就是一方面拒絕“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與大陸對立,一方面又企圖向美國一面倒,殊不知,這不但開罪北京,又因為成為麻煩製造者而無法取信於美國,台灣真正成了亞細亞的孤兒。
國際社會對台灣處理台菲衝突事件態度過於強硬,雖有批評,但我們也看到,美國國會議員已經提案,要求國務院協助台灣與菲律賓交涉。這說明馬政府既堅持兩岸和平發展,又謹慎運用這條路線所開拓出的國際空間,就能夠在對菲交涉上從兩岸、從國際間取得一定的助力與資源。
社評說,我們知道,美菲間的政治軍事關係遠勝於台美之間,台灣如果沒有了兩岸關係在台中美三邊關係中的槓桿作用,很難期望美國在台菲漁業爭端上採取對台灣有利的態度。另一方面,台菲之間共同利益非常小,縱然斷絕所有經貿與交往關係,所造成的也是台菲雙面的傷害,菲律賓未必真的在意。
台灣民眾已經清楚認知,堅持反一中的民進黨,既沒有能力與菲律賓進行交涉,受政治立場限制,更不能在台中美關係槓桿的支點用力。反一中看似堅持台灣主體性,其實真正造成台灣主體性的淪喪。
社評最後說,我們更呼籲北京,應掌握當前台灣民氣可用的契機,以最高政治智慧採取務實的行動,讓台灣民眾具體感受兩岸“分享國際空間”的利益,庶幾“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無需人為安排,就能有實質進展,希望兩岸能從菲律賓事件中建立的“默示合作”關係進一步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