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29日電/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5月29日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由發言人楊毅主持並回答記者問題。以下為部份問答實錄。
法制晚報記者:我有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關於馬英九稱謂的問題,我記得他在2009年接受台灣媒體訪問的時候,提出了一個建議,如果兩岸領導人以後見面,他覺得“先生”這個稱呼是比較不錯的。您剛才也說了,兩岸會就互訪的相關問題進行探討,您如何評價他的建議?第二個問題,張志軍主任在不久前接受台灣媒體採訪時,他也提到兩岸要進行政治談判的重要性,他也重申了兩岸民間先行的提議,這個提法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在這段時間內民間有沒有達成什麼樣的共識?第三個問題,我也查了一些資料,好象民間先行並不是僅僅在政治議題的協商方面,在很早以前,好象兩岸“三通”的時候就已經用到了民間先行的概念。我想問一下,當年兩岸民間先行的合作有沒有積累一些有益的經驗?謝謝。
楊毅:你說的關於第一個稱謂的問題,剛才已經答覆過了,我沒有新的補充。
楊毅:關於兩岸的政治對話,我們也多次講過,首先,政治問題在兩岸是一個客觀的存在,這是一個事實。其次,隨著兩岸關係的發展,兩岸的政治分歧確實已經開始逐漸制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深化和進一步發展,這也是個事實。所以我們主張雙方正視現實,逐步地解決這些問題。怎麼解決?我們認為政治的問題也應當“先易後難、循序漸進”,從民間開始做起,這是一個很好的形式。事實上,兩岸的學者、民間機構、學術機構這幾年來也一直在做這方面的探討。我們認為民間學者先就兩岸政治問題進行對話、進行探討,有利於增進雙方的了解,為雙方今後解決兩岸政治難題創造條件、營造氛圍、積累共識。
楊毅:您剛才問到最近民間的對話有沒有什麼進展。我們有歸納過,我想,進展在不斷的取得。至少雙方在民間、學者在交流過程中,不斷地增加了解,多明白對方的想法,這就是一個進展。我相信隨著兩岸民間對話的不斷深入,這種共識會越來越多。
楊毅:至於你提到以前兩岸關係發展中,很多情況下都是民間先行,我覺得你觀察的是有道理的。就像前面我提到的這有利於為雙方最後解決問題來增進了解、積累共識、創造條件,當然會有一些有益的借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