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寶儀 |
中評社香港6月9日電/儘管在娛樂板塊,明星這一群體,換個髮型跟換個性別一樣都能成為長篇累牘的新聞,但在我們財經板塊,卻總是一鱗半爪不著痕跡。出於種種眾所周知和不知的原因,明星都會隱去炒股一節,部分公司也會有意無意地隱去明星股東身份。除非自曝,人們也只能等他們炒進某公司十大流通股東之後,才能在公開的資料裡找到同名同姓卻無法證實的。
證券時報網報道,不過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內地關於明星炒股的新聞,也逐漸多了起來。有分析認為,這一方面,很可能是因為近年來影視行業的公司逐漸在資本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像華誼兄弟光線傳媒樂視網之流,幾乎占據了創業板10大牛股半壁江山。另一方面,投資理財、財富增值的思想開始深入人們的腦髓,而手握巨量現金的明星們,顯然不能總是坐等通脹前來無情收割其財產。
而股市的財富效應加上名人效應、窺私心理,使得明星們的股市故事及故事背後的重重暗幕,似乎更有一種帶血的魔力。
最近一篇關於明星炒股的報道,當是因一部《致青春》而華麗轉身成中國電影史上票房一姐女導演的趙薇。據媒體查閱,重慶路橋2006年三季報中,趙薇曾以近36萬股的股份,成為“無限售條件流通股股東”的第6位,但到2007年一季報中卻又悄然隱退。進入了前10大,似乎已不能再以散戶定義趙薇了。但她卻還對媒體哭訴:“我絕對是個地道的受傷股民。”最具典型散戶氣質的,可能要數央視財經節目主持人李雨霏。“我也是一個股民,我也因為炒股賠了很多錢,本來沒做這個節目之前還好,手裡還有點錢,後來做了這個節目之後,就發現一點一點被套,乃至於深度套牢,後來發現連嫁妝錢都賠進去了。”媒體同行不知是同情還是悻悻,就將其接受採訪時的“賠掉嫁妝”等語寫入報道標題。那一副又痛又恨卻又似乎無懼無悔的語氣,看著就心酸。顯然,股市畢竟不是你想賺,想賺就能賺。明星也不能!明星炒股卻大虧的新聞,實在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