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國人吃粽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中評社香港6月12日電/2005年,韓國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由於它與中國端午節的歷史文化淵源,導致中韓兩國學術界和民間輿論一度出現激烈爭議。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撰文稱,端午節是中國古老而重要的節日,起源中國並傳承至今,形成一系列豐富的節日文化。韓國的“江陵端午祭”也有著一套完整的、與中國端午節即有關聯又有差異的民俗活動。中國的端午節主要紀念的是偉大詩人屈原並在全國各地有著豐富多樣的內容和形式,可謂普遍性與地方特異性並存;韓國的“江陵端午祭”是從釀制神酒開始,主要包括在大關嶺舉行的薩滿祭祀、祭拜山神以及大關嶺國師城隍和女城隍等一系列祭祀儀式。中國端午節民俗活動有包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兒童戴荷包、五毒兜兜等,意在驅毒避邪;韓國的“江陵端午祭”活動則有官奴假面戲、農樂競賽、鶴山奧道戴歌謠、拔河、摔跤、蕩秋千、漢詩創作比賽、射箭、投壺等,多為民眾娛樂活動。
歷史上,以儒家思想與漢字系統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曾是韓國的官方文化,許多韓國大學者都精通漢文化。另外,在中國佛教徒心目中享有無限崇高地位的地藏王菩薩是與新羅國太子金喬覺(公元696—794年)的名字聯繫在一起的。金喬覺於唐中葉渡海來安徽九華山苦修數十載,圓寂後被尊為地藏王,至今香火不斷。
文章指出,對儒家文化的尊崇是韓國長期存在的歷史文化現象。明清之際,中國發生民族文化大動蕩大交流,韓國文化人認為“華夏文物,蕩然掃地”,慨然以“小中華”自居,將延續“漢家衣冠”、保存漢文化視為己任,在被迫“剪發蓄辮”的中原大地東面,朝鮮半島堅守著儒家禮儀和明代的文化,成為漢文化在東亞的繼承者。
在韓國成功申報的聯合國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的“宮廷宗廟祭禮樂”中,較完整地保留了來自儒家的中國古代禮儀文化的精神和風範,不但是儒家慎終追遠、敬祖孝宗思想的體現,更是“八佾舞於庭”禮樂形式的延續和傳承。而在中國,這樣的皇家祭祖儀典卻早已中斷。這些現象是中韓兩國人民友好交往、互相影響的歷史證明。也正因為如此,中韓兩國的不少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都具有同源性、相似性甚至同一性,屬於兩國共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比如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朝鮮族“農樂舞”及象帽舞、長鼓舞,在韓國也同樣留存。還有一些項目,因歷史上曾長期互相影響,現已難分彼此,甚至“水乳交融”。
文章還指出,更為重要的是,無論中韓兩國誰申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都不僅僅屬於中國或韓國,而且屬於世界。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我們也應該像我們的祖先一樣,互相學習,彼此尊重。在申報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的過程中,兩國的學者更要客觀、公正、科學地對待歷史、尊重歷史,弄清古今源流之變,以寬廣的胸懷,引領公眾,倡導文化的包容性和多祥性,對兩國共有的項目,可以由兩國政府在學者的參與下爭取共同申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