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26日電/“也許我會用中文做演講”,“希望在中國能夠與中國國家領導人談談朝鮮問題。”朴槿惠在最近的國務會議中不止一次提到她的“中國之行”。對於目前內政方面飽受爭議的朴槿惠來說,能否成功訪華並取得預期成果,或將成為其樹立自己在韓國民眾心目中“政治總統”地位和威信的重要契機。
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韓國總統朴槿惠將於6月27日至30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第一財經日報》刊文稱,作為韓國第一位女總統,朴槿惠上任3個月以來,各界對她的執政成果褒貶不一,批評朴槿惠不能任人唯賢、在內政方面毫無建樹的聲音此起彼伏。韓國媒體認為,目前,朴槿惠急需用外交方面的成果來彌補其內政方面的弱勢,尤其在成功訪美之後,朴槿惠本次訪華能夠取得預期成果,將成為朴槿惠樹立自己在韓國民眾心目中“政治總統”地位和威信的重要契機。
內政受挫
朴槿惠從上任開始,人事任命就非議不斷。朴槿惠提名的國務總理候選人金容俊因無法澄清自己當法官時參與房地產投機以及兩個兒子逃避兵役等問題而不得不放棄候選人資格,並稱是韓國憲政歷史上首例新政府提名的首任總理候選人主動辭職事件。
朴槿惠提名的國防部部長金秉寬也因被查出受賄而讓出候選人位置,朴槿惠只好讓李明博時期的國防部部長金寬鎮留任,這是1948年韓國國防部成立後首次留任國防部長。此外,朴槿惠還任命了對“韓國漁業GDP增長率是多少”都不知道的尹真淑為韓國海洋水產部部長。朴槿惠的一系列任命受到了各界的質疑。
韓國媒體批評稱,朴槿惠以歷史最高票數當選總統,有很好的群眾基礎,本來各界均認為這將對朴槿惠推行自己的政策非常有利,但朴槿惠上任之後一系列長官級人物任命波折重重,也使她的支持者們對她產生了質疑。朴槿惠失敗的任命,使她帶領的經驗不足、缺少凝聚力的團隊在推行政策時受到重重的阻力。
此外,韓國媒體還批評朴槿惠在解決經濟危機和核安保危機方面的“力不從心”。在韓國經濟增長低迷時上任的朴槿惠向國民承諾,自己會“重視民生”、“信守承諾”,成為一個真正的“民生總統”,並努力創造“第二個漢江奇跡”。因此,朴槿惠如何領導韓國經濟走出低谷備受人們關注。
朴槿惠在競選時就曾承諾將加大福利支出,逐步在減輕國民在保育費和教育費等方面的壓力。但是,相關專家指出,政府要想籌集資金用於復甦經濟並推行符合國民需求的福利政策,必須使實際增長率提高到3%~4%,若不能擺脫增長趨緩的泥潭,以擴大就業為主的增長構想就會破滅,福利政策的落實也會面臨障礙。但韓國今年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長率只有1.5%,經合組織也將韓國今年經濟增長率從3.1%下調至2.6%。
為了刺激經濟,朴槿惠政府制定了新的經濟促進預算案。為了促進經濟增長、穩定民生,韓國政府今年將追加經濟預算17.3萬億韓元,並增發基金2萬億韓元。韓國政府希望借此在4000個國家公共部門中增加4萬個就業崗位,使韓國今年的就業人數同比增加29萬人次。但到目前為止,韓國經濟並未見起色。
正因如此,韓國媒體分析指出,韓國人將前任總統李明博稱為“經濟總統”,將朴槿惠定義為“政治總統”,在韓國經濟持續低迷時,民眾對朴槿惠這位“政治總統”在外交關係上取得的成果極為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