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1日電/6月份以來的資金面緊張,使得銀行股經歷了一波最嚴酷的調整。一度受到追捧的銀行股短時間內變成“棄兒”,銀行股在短短6個交易日內下跌了近10%。
據新京報報道,但在上週五,銀行股尾盤再度受到大力推升,匯金買入的跡象明顯。工行帶頭反彈5.51%,銀行股的“政策底”又出現了嗎?
銀行股市值一度蒸發五千億
事實上,銀行股的跌勢從5月底就開始了,市場利率恰好也是從5月底開始上升。此前一度被市場看好,屢屢創出新高的銀行股在不知不覺中開始了陰跌。
以民生銀行為例,在5月底下跌開始之前,民生銀行今年以來的漲幅達到37%,而從那時起到6月20日市場利率飆升至高點之前,民生銀行持續陰跌了9.2%。
但最慘烈的情況出現在6月20日開始的幾個交易日中。銀行股開始急劇下挫,在6月20日至27日,16只上市銀行股的平均跌幅為10%,其中7只銀行股跌幅超過10%。
平安銀行、民生銀行、華夏銀行和興業銀行的跌幅居前。6月2日當天,民生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跌停。
融券數據上,上周資金面最緊張時,市場對銀行股看淡趨勢也十分明顯。以民生銀行為例,滬市融資融券交易中,當天融券賣出民生銀行的數量從6月20日開始上升,到6月25日達到高峰,當天投資者融券賣出民生銀行2377萬股,而在6月19日之前,每天融資賣出的量僅以百萬股計算。
從市值看,從6月20日資金利率達到最高峰開始,到27日,共6個交易日,16家銀行股市值蒸發5052億元。
而帶來這一改變的,僅僅是市場流動性的收縮。
匯金進場增持
在6月上旬銀行股陰跌之際,代表“國家隊”的中央匯金公司進場增持,6月17日四大行公告獲得匯金增持,動用資金超過3億元,匯金還表示在未來6個月內繼續在二級市場增持。
銀行股獲得匯金力挺,似乎在向市場預告銀行股的基本面仍然良好。
但在一些機構投資者看來,這屬於“市場邏輯”的改變。
國泰君安分析師邱冠華認為,“銀行去槓桿、經濟添變數”是這一輪銀行股下跌的核心邏輯。
而此前銀行股上漲階段,銀行上漲的邏輯普遍被事後總結為“低估值”和“經濟復甦預期”,對於民生銀行這樣的上漲龍頭來說,較之大銀行更激進的策略受到投資者追捧。
部分機構投資者對銀行股的態度轉變從3月底已經出現。今年3月底,銀監會發出被外界稱為“理財8號文”的文件,對銀行投資非標債券提出限制。多數分析師認為,當時監管層對銀行表外業務已經提出了警示。
中金、瑞銀等機構則預計,銀行間市場的資金偏緊將維持一段時間,而資金面的緊張在3-6個月後將波及實體經濟。
一些機構也認為,央行對資金緊張的態度以及政府對經濟增速下降的容忍,使得全年經濟增長速度不容樂觀。在這一背景下,巴克萊、摩根大通等機構紛紛調低今明兩年的GDP增速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