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行業目前仍屬於朝陽行業。 |
中評社北京9月21日電(作者 鄧樂成)
一、中國光伏行業現狀
2004年以來,中國光伏行業開始了持續的爆炸性增長。2009年全國太陽能電池產量超過全球總產量的50%,以無錫尚德為代表的光伏企業也成為了舉世矚目的光伏巨頭。然而自2009年以來,中國光伏行業長期積累的問題逐漸爆發,除少數幾家龍頭企業外,業內幾乎所有企業均遭遇連年虧損,光伏行業陷入危機。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國內的多晶矽價格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由最高點時的500美元/千克一路跌至約30美元/千克,這不僅嚴重打擊了多晶矽生產企業,對於以多晶矽為原料的太陽能電池片和光伏組件製造企業也造成了巨大衝擊。許多企業在高價位時購買了大量多晶矽原料,甚至簽訂了10年以上的長期協議,在多晶矽價格下跌後便陷入了產品價格低於成本的窘境。整個行業的危機也由此產生。
金融危機的爆發同樣打擊了中國光伏企業的海外市場。德國、西班牙、意大利等歐洲國家陸續削減對於光伏發電的補貼,美國更是於2012年宣布了對於中國光伏產品的“雙反”終裁,對中國光伏企業徵收最高可達249.96%的反傾銷稅和最高可達15.97%的反補貼稅,歐盟也隨之宣布對中國光伏產品進行“雙反”立案調查。2013年6月5日,歐盟做出初裁,將從6月6日至8月6日對中國光伏產品征11.8%的臨時反傾銷稅,如果中歐雙方未能在8月6日前達成解決方案,反傾銷稅率隨後將升至47.6%。這對於以歐美為主要市場的中國光伏企業而言又是一次沉重打擊。
二、行業危機所暴露的問題
由諸多外因誘發的行業危機實則源於行業自身弊端的逐年積累。多晶矽價格的下跌與歐美市場的變化之所以會給中國光伏企業造成致命打擊,正是因為中國光伏行業長期以來所保持的原料、市場“兩頭在外”的畸形格局與行業內部多年來盲目擴張所導致的產能過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