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19日電/接近發改委的消息人士透露,最近一個月,發改委多次召集石油公司的代表開會,重點討論將中石油的管道業務收回的可能性,目的是進一步理順天然氣管輸價格。
據光明網報道,“這次討論跟以前不一樣,是要把中石油整個天然氣管道業務收歸國家管理。一個可能的方案便是另外成立專門的國家天然氣管道公司來管理。”上述人士說。
一位長期擔任發改委顧問的石油專家告訴經濟觀察報,以前也多次討論過將管道獨立出來,但當時時機不對。現在發生了中石油腐敗窩案,這或許是一個比較好的時機。
除了管道獨立外,中石油還面臨著另外一種類型的“拆分”,即學習中海油、中石化,將旗下仍未上市的優質資產經過專業化重組分拆獨立上市。
國資委內部人士稱,由於中石化在專業化重組方面取得的成就,國資委在一些內部場合也建議中石油向中石化學習進行類似的專業化重組,中石油有關高層也表示認真考慮。
記者多方了解到,今年上半年,中石油和發改委都曾組織過會議討論專業化重組的事情,但由於中石油領導層沒有達成一致意見因而未見行動。
一位接近中石油集團的高層人士稱,由於集中爆發了如此大規模的腐敗案,中石油內部改革的呼聲也越來越強,管道獨立或許是改革的一個突破口。
管道獨立或先行
接近發改委的消息人士稱,將管道從中石油獨立出來,不僅是打破壟斷的問題,還關乎天然氣價格改革的大局。
今年3月,中國完成了成品油定價機制的改革,新成品油定價機制由於與市場接軌程度更高,因而備受好評。但作為另外一大價格改革的天然氣價改,卻遲遲未能推出。
上述消息人士稱,天然氣價改方案其實早已確定,但遲遲未能推出的原因除了涉及面廣外,還有就是上下游價格關係很難理順。
目前,中國城市天然氣價格包括出廠價、管輸價、城市管網價三部分。出廠價加管輸價形成門站價。按照加權平均法方案,包括存量氣源、新增氣源、進口氣源等不同來源的價格、管輸費等會通過相關的方式進行加權平均,然後由國家發改委制定一個門站的銷售指導價格。
但由於管輸部分由中石油控制,而中石油幾乎壟斷了中國的陸地天然氣開採,並且從西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也由中石油承擔,因而中國城市天然氣構成的三個部分中兩個部分被中石油把控。
“天然氣價改的最終目的是要與國際接軌,但價改的核心部分都繞不過中石油。若是把管道獨立出來,價改將會更加容易。”消息人士說。
事實上,將管道板塊從中石油中獨立出來的呼聲一直存在。上述發改委顧問專家稱,每次涉及到出台石油法律法規的時候,發改委都會召集專家組討論,只要涉及理順天然氣價格,管道獨立便會成為討論焦點。
另一位參與“十三五規劃”的業內專家稱,發改委在組織起草“十三五規劃”的過程中也是多次提出管道獨立問題,基本觀點都是認為管道應該獨立運行。
但專家組的每次討論都無疾而終。“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中石油一直找著各種理由拖延。例如,中石油方面稱管道業務股權很複雜,涉及到民資、外資成分,這部分很難處理。”
中石油管道業務的主體主要集中在集團公司內,以中石油天然氣管道局為主。資料顯示,中石油天然氣管道局成立於1973年,是中石油集團的管道工程專業化公司。2000年至今,中石油管道局累計在國內外主導和建設大型長輸管道超過6萬公里,建設國家和企業儲備庫2000萬立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