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快評/台灣的立報發表社論指出,放大範圍來看,我們的庶民信仰更是如此。所謂“宗教”行為,和信仰無關,多半是有求於神,或問婚姻、或問事業、或求健康,靈則酬神後謝;不靈,則轉檯換廟,甚至砸神像洩恨。“有求必應”、“應而靈之”才是檢驗信仰的唯一標準。無怪乎,會有研究者半開玩笑地說,台灣人的民間信仰,其實就是在賄賂神明“喬事情”。
該社論說,王金平“沒有敵人”之說,乃代表了台灣政治文化最深層,但也最形於外的交易精神。他之所以政途平順,因為香火鼎盛;而他之所以基層勢力穩固,也和有應公的形象相符。
該社哦論又說,沒有香客會自動離開有求必應的廟宇,而靈驗的仙佛只會招來更多的香客(選民)與香油錢(選票)。台灣的民間宗教很膚淺與務實,同理,台灣的民主也沒學者所想得高尚與優雅。
該社論指出,關說聽起來很嚴重,但庶民生活拜託仙佛、求助政治人物選民服務,卻早就是常態,生活處處關說與交易,政治文化又何能例外?馬英九沒理解,關說是政治倫理的大忌,卻非我們政治文化的禁忌。他更不曉得,所謂王金平“沒有敵人”,更意味了很多人都欠王金平一份人情,現在,是他們還人情的時候了。
我們認為,台灣有深層次的傳統文化,不是一朝一夕能改的,也不是搞一搞選舉,就能把歷史傳統與民眾意識徹底蕩滌的。台灣的民主歷時很短,不可能與歐美相比,所以,如果就此認為,選舉已經讓台灣人民完全認同西方理念,完全與美國人、歐洲人一模一樣,一談到所謂的普世價值,就六親不認,那就是太搞笑了,太不了解民情民意了。
馬英九的致命問題就在此處!馬英九是一個絕對西化的人物,抱有崇高的理想,他身邊的人大抵如此,同質性很高。所以,衡量民意的時候,用自己的理念與感覺代入,難免有很大的偏差。
反觀王金平,我們在論證馬英九沒有陰謀的同時,更加不能說王金平的對策有陰謀,否則就很不公平。王金平其實沒有大動作,只是順勢而為,或者是以靜制動,而已。但是,王金平與民眾、民俗、民意是同步的,所謂的厲害,不過如此。
因此,一旦民意與王金平脫離,王金平就什麼也不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