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6日電/以色列前總理阿里埃勒·沙龍(Ariel Sharon)在其當政的半個多世紀中,因其頗受爭議的政治風格而多次令外界驚愕。
據人民網援引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報道,沙龍本周再次登上頭條,但這一次不是因為任何強硬舉措,而是其昏迷8年之後病情急劇惡化,很可能將不久於人世。但其在以色列民族意識中的影響力不減,沙龍的身後之名以及其加沙撤軍的真正緣由在以色列國引發廣泛討論。
文章稱,在沙龍60餘載的政治生涯中,很多人認為他行為莽撞而且漠視人權。其中最不光彩的是,以色列一個政府任命的調查委員會曾間接指出,沙龍應當為1982年對巴勒斯坦人的大屠殺負責。此外,很多人還認為巴勒斯坦第二次起義就是由沙龍2000年9月訪問“聖殿山”引發的。
文章認為,雖然沙龍的莽撞以及對批評的無視讓很多人不滿,但當以色列人面臨四面楚歌的境地時,沙龍的政治風格還是受到了歡迎。沙龍總是能夠發起有力攻勢,並以以色列的安全利益為重。因此也被認為是能夠當機立斷來保護以色列的領導人。沙龍在卸任以色列國防部長後不到20年的時間里,成功晉升到政府高層,並在2001年以歷史性的高支持率贏得總理大選。
文章稱,有評論人士稱沙龍政治生涯中最具決定性也最神秘的一步棋是2005年單方面從加沙撤軍的決定。對於該行動的原因有多種說法。有人稱這實際上是一個類似於“尼克松在中國”的契機,也有人稱沙龍是處於國內的刑事調查和美國的重壓之下,於是放棄了戰略地位遜於約旦河的加沙地帶。
文章最後指出,由於沙龍在加沙撤軍5個月後便陷入昏迷,所以其真正撤軍動機以及後續計劃仍不為人知。但不可否認的是,沙龍在以色列的民族意識中的依然具有顯赫的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