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8日電(記者 林艷)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於3月8日15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污染防治司司長趙英民、環境監測司司長羅毅、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司司長劉炳江出席記者會並就“加強環境保護建設美麗中國”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芬蘭《環球時代》記者提問表示,我們知道,中國要治理環境污染的問題,尤其是空氣污染的問題將要付出極大的代價,這將要求中國關閉一些電廠,減少道路上的車輛,這些都會影響到中國的就業和GDP數字。同時,中國的人民也非常關注這一問題,因為空氣質量的惡化會影響他們的健康,因此中國必須採取強有力的行動來解決環境污染的問題,但同時會使中國付出經濟發展上的成本,您對這個問題怎麼看?
吳曉青表示,揮之不去的霧霾再次反映出當前我國大氣污染的環境形勢異常嚴峻,這是因為我們國家以重化工為特點的產業發展模式,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快速增長的機動車尾氣排放和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帶來的污染。這些污染物的排放量巨大,超過了環境容量,其結果是造成了嚴重的空氣污染。也就是剛才你提到的,我們在追求GDP的同時,也為此付出了環境的代價,而這個代價是沉重的,是巨大的。我們現在治理空氣污染以及水污染和其他污染,會影響一些GDP,但為了保護環境,我們必須這樣做。而且剛才我已經介紹了環保投入,中國政府決心也是堅定的,大家也能看到,總理在報告中講到,我們要像“向貧困宣戰”一樣“向污染宣戰”。所以我認為,中國政府正在採取積極措施來治理環境污染,我們的環境會好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