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8日電(記者 林艷)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於3月8日15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污染防治司司長趙英民、環境監測司司長羅毅、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司司長劉炳江出席記者會並就“加強環境保護建設美麗中國”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法制日報法制網記者提問說,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下設了經濟體制和生態文明改革專項小組,請吳部長介紹一下,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和生態環境管理體制改革的進展和措施,讓人們盡早享受到藍天白雲。
吳曉青回答道,謝謝你剛才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包括環境保護在內,解決體制機制是一個大問題。環境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陣地和根本措施,改革生態環保管理的體制,首先必須要樹立環境保護在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環境保護的推動作用。
吳曉青表示,近年來,環保部按照中央的有關精神,會同有關部門,在積極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剛才提到的生態環保體制改革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體制性障礙尚未得到根本改變,現行的生態管理體制權威性和有效性還不夠,部門職能分散交叉較為突出,政出多門、權責脫節、力量分散、重複建設等問題突出,影響我們的行政效能,削弱了環境監管的合力,基層的監管能力薄弱,甚至還存在“小馬拉大車”的現象,不能適應政府職能轉變的需要,迫切需要我們進一步改革和完善。
吳曉青指出,改革的總體思路是,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為根本方向,堅持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信息化和生態化“五化”同步,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從宏觀戰略層面入手,從再生產全過程著手,從形成山頂到海洋、天上到地下的所有污染物嚴格監管制度和一體化污染防治管理模式著力,主動遵循、準確把握生態環境特點和規律,堅持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相互協調,維護生態環境的系統性、多樣性和可持續性。這是我們考慮的總體思路,因為首先得把頂層設計和思路研究好。
吳曉青續稱,其次,目標模式是建立和完善嚴格的污染防治監管體制、生態保護監管體制和核與輻射安全監管體制三大主體體制,以及配套的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執法、環境監測預警三大體制。下一步,環保部將按照中央的要求,與有關部門共同協作,努力做好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宏觀研究、頂層設計,穩步推進這項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