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30日電/一些政治分析師認為,奧巴馬講話只是將白宮先前的瑣碎表態“糅”成一篇幾乎沒有新意的外交政策展望,不僅沒有平息國內外的質疑,而且所作美國打算成為未來100年內的世界領導者的承諾恐怕“言過其實”。
就世界領導者角色闡述四點要素
《北京青年報》報道,面對西點軍校大約1000名畢業生,奧巴馬一如既往地談及美國在國際事務中應該承擔的所謂“領導”角色。“美國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國家。這就是我的底線:美國必須永遠(處於)領導地位,”奧巴馬說,“不只是保障我們的和平與繁榮,還包括將這種和平與繁榮傳播到全球各地。”
就這一“領導”角色,奧巴馬闡述四點要素。第一,在美國核心利益受損或民眾生命受到威脅時動用武力;第二,轉變反恐戰略,與恐怖組織尋求立足的國家展開更有效合作;第三,繼續通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聯合國等機構維護和強化國際秩序;第四,繼續在全球推銷所謂“民主”和“人權”。
反駁外界對其“軟弱”的指責
奧巴馬在演講中刻意突出“非軍事”特色的“領導”角色,被外界解讀為針對外界指責他“軟弱”的反駁。
近年來,奧巴馬的一些外交決策在國內和盟友圈引起質疑。比如,他為敘利亞化學武器問題劃定“紅線”,卻在認定“紅線”被逾越後沒能“履約”採取軍事行動;他在烏克蘭危機中針對俄羅斯出招總是以“呼籲”和“警告”回應,最多採取尚沒有取得顯著效果的制裁措施,這一姿態被外界視為美國的“示弱”。
對此,奧巴馬解釋,美國在面臨核心利益受威脅時會動武,但在應對一些全球關注、卻不直接威脅美國的危機時,“軍事行動的門檻必須更高”。在世界舞台擔當領導角色並不意味著美國必須在每一件國際事務中扮演唯一角色或主要角色,而應該動員盟友和夥伴採取集體行動,通過外交、制裁、訴諸國際法或多邊軍事行動等廣泛渠道來達到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我們犯下代價最高的錯誤不是源自我們的克制,而是源自我們匆忙實施軍事行動的想法,卻沒有認真考慮過後果,”奧巴馬說,“僅僅因為我們有最好的錘子,並不意味著每個問題都是(需要去對付的)釘子。”
同時,奧巴馬還羅列了他保持克制所取得的“成果”。比如,他雖然沒有下令對敘利亞動武,但這種威脅已經促成敘利亞與國際社會達成銷毀化武的協議;美國與伊朗的核對話正取得進展,雙方有“非常實際的可能”達成十年來首份突破性協議;儘管面臨俄羅斯威脅,烏克蘭總統選舉的獲勝者仍然是立場親歐美的企業家。“這就是美國的領導力,這就是美國的力量。”奧巴馬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