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6日電/由東盟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院和馬來西亞戰略與國際研究院共同主辦的第28屆亞太圓桌會議4日晚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閉幕。這次會議是繼香格里拉防務對話會議之後討論亞太地區政治、經濟和安全問題的一次重要會議。本屆會議共有300多名來自亞太及世界各地的政界、學術界人士參加。中國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委員、國防部外事辦公室原主任錢利華少將是出席這次亞太圓桌會議的中國代表團成員,他同時還是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中國委員會副會長、中國軍控與裁軍協會副會長、東盟地區論壇名人專家組成員。《環球時報》記者採訪了率團出席會議的錢利華將軍。
錢利華:馬來西亞的一位學者問,日本自衛隊在海外參加維和行動,與一些國家進行安全合作,是否意味著要修改和平憲法?對此日方辯解,日本主要是非傳統安全領域與他國開展合作,日本不會輕易地使用武器。韓國的一位學者提出:日本為北約提供了高達70%-80%的後勤保障,這是否已遠超出正常範圍,有什麼意圖?
我與日本參會的一名少將、日本防衛大學一名教授進行交流時,他的觀點可能代表了一部分日本軍界人士或軍界學者的看法。他認為,中日目前在經貿關係上依存度非常高,但是中國現在發展非常快,科技水平不斷進步,再過5到10年,中國可能不再需要日本的技術,屆時,中日依存度降低,猜疑可能會加深,衝突對抗的概率隨之加大。他的另一個觀點是,本地區正在發生軍事權力轉移,過去日本軍事實力超過中國,隨著中國國防投入逐年增長,現在中國軍力已超過日本,導致本地區出現力量失衡;日本為了防止軍事權力轉移,將繼續發展軍事技術和力量,如果日本軟弱那麼中國就會強勢;日本不一定尋求在地區的優勢,但尋求至少保持現狀,希望中國繼續韜光養晦。我問他:保持現狀什麼意思?他明確回答:“就是保持日本軍事實力超過中國。”
環球時報:您如何看待中國參加本次會議所取得的效果?
錢利華:中國參會人員,無論是發言的學者還是提問人員,通過這樣一種場合,闡述了中國觀點和主張,一定程度上消除和減輕了誤解和猜疑,應該說,效果還是好的。今後,中國應該有更多學者和官員參加類似這樣的會議,一方面向世界傳播中國的看法和立場,另一方面也聽取來自各個不同國家專家和學者的看法,只有多進行這樣的溝通,才有助於相互了解、增進互信。
例如,對於日本與東南亞國家開展的安全合作,我們往往只知其表不知其裡,但是在這次會議上,有許多西方的和東南亞國家的專家學者,對日本的這一做法提出了不少質疑。應該說,這些觀點在其他場合還是很少見的。據此,我們應當更加積極地去做國際社會特別是東南亞國家的工作,落實好國家外交戰略。
環球時報:您如何看待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
錢利華:觀察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既要看到現狀,也要著眼未來。中國的發展和崛起,這是不爭的事實。這次會議上,有些專家公開發言表示,沒有任何力量能阻止中國的崛起。但中國崛起的這個過程,一定會面臨不少困難和阻力,特別是會引起守成國和周邊國家的高度關注。中國的發展一定會打破現狀,而這在像日本這樣的國家看來,是難以接受的。所以,困難和挑戰是一定有的。但是,我相信,只要處理好國內的問題,面對國際和周邊的這些挑戰,還是完全有能力去化解的。要同時重視戰略和策略,有一個好的戰略,如果沒有好的策略配合,也是不夠的。
(來源:環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