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彰化師範大學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副教授劉兆隆 |
中評社廈門9月23日電(記者 鄧冠英)由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台灣研究新跨越新學術研討會”上,台灣彰化師範大學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副教授劉兆隆以“兩岸關係中的話語邏輯與政治”為題,研究對比兩岸一些特定用詞發現,有些詞彙會雙方同時使用,有些詞彙只有一方使用在另外一方是完全不使用。有些詞彙在某一時期會使用,但是過了此一時期之後幾乎完全不使用。
比如,舉例來說“中國”此一詞彙,兩岸在1980年代以前幾乎同時都在使用,因為兩岸都自認代表“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在1971年之前聯合國的席次之爭也是“中國代表權”之爭。因此當時在“中國”此一詞彙之下的所有系絡,在兩岸均是共通使用。所以在台灣會有“中國石油”與“中國造船”等名稱的國營事業,兩岸認可的也是“中國文化”。
但是自從台灣民主化之後,認同開始分歧。兩岸政府在詞彙的運用上也開始有了不一樣的認知,例如台灣開始減少使用“中國”此一詞彙的頻率,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國際認知的中國事實上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為了與對岸區別開始大量使用“中華民國”,到了1980年代後期李登輝主政之後,“中華民國,台灣”開始被台灣政府大量使用。推究其原因可能一方面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無論在中英文上雷同度都太高,時常容易使人混淆,甚至連台灣的有正式外交關係的友邦都有弄錯的紀錄。 這種混淆對台灣在國際上的空間來說極為不利,甚至有時也造成很尷尬的局面。
這樣的詞彙使用到了1990年代李登輝政權穩固之後開始有了改變,李登輝開始大量使用“台灣”這個詞彙企圖取代“中華民國”,當然此一詞彙的大量使用也毫無疑問成為大陸政府指責為“台獨”的重要證據之一。但是就李登輝主政時期所使用的詞彙其實彈性頗高,甚至在不同的場合會交互使用“中國”或是“台灣”兩個詞彙 ,當然也因此也被對岸質疑他的立場與誠信。
除了“台灣”這個詞彙以外,台灣政府在2000年政黨輪替之前只要是能夠區別兩岸的詞彙,台灣政府都樂於嘗試與採用,例如:“台澎金馬”、“中華台北”、“中華”、“台北”等均見於台灣政府的官方的文書與名稱使用。當然在2000年到2008年陳水扁主政時期,“台灣”便成他唯一的選擇。2008年馬英九主政後才又重新回到“中華民國”與“台灣”交互使用的狀況。
(後方支援記者:黃博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