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文端(中評社資料圖) |
中評社香港10月22日電/參與“佔中”者,有3種人:一是學生及普通市民;二是泛民政黨及議員;三是組織者和謀劃黑手。3種人各有不同訴求,要妥善解決佔中問題,就須將這3種人區別開來,採取不同的措施化解矛盾。頭髮胡子一把抓,不利於解決問題。
不能責怪學生 須從制度檢討
今次佔中,有相當數量的學生參加。據了解,即使由於各種原因沒有直接參與佔中的學生,其中也有不少對於“佔中”採取同情以至支持的態度。學生成為佔中的主力,這需要引起社會的高度重視,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必須看到,學生是純真善良的。他們中的許多人在香港的資本主義教育制度下,接受西方價值觀的教育,信奉西方的民主自由理念。他們以西方的標準來要求香港的普選制度,這是不奇怪的。現在,人大決定的普選框架與他們的目標有落差,於是發生了摩擦、矛盾甚至衝突,加上青年學生本來就有反叛、反建制、不滿現實、敢於鬥爭的天性,於是站在了佔中最前線。在此,我們不能責怪學生,甚至應該理解,他們也是希望香港能夠按照他們的理想目標發展,明天更好。
我們需要問的是,既然香港是實行“一國兩制”,香港的教育能不能在保持資本主義特點的同時,增加“一國”方面的內容,讓我們的下一代既有資本主義的價值理念,又能夠理解“一國”的原則要求,在我們的青少年腦子裡減少“兩制”與“一國”矛盾衝突。回歸已經超過17年,差不多是一代人的時間,但我們的教育體系卻未能適應“一國兩制”的需要,的確令人感到可惜。
還需看到的是,一些市民參與佔中,與香港社會的一些深層次矛盾難以解決直接有關。最為明顯的是,香港社會貧富懸殊嚴重,地產獨大,市民難以安居,青年人“上樓”更難。確實有些人借參與佔中表達不滿。
泛民分兩派
溫和派否認搞“顔色革命”
泛民政黨及議員無疑在佔中中擔當重要角色。不過,泛民參與者分為兩種:一種是溫和派;一種是激進派。中央將佔中定性為“顔色革命”。筆者聽到泛民中的一些溫和人士滿口“叫屈”。他們再三說自己不是搞“顔色革命”、更不是搞“港獨”。他們一再強調只是希望落實“真正”的特首普選,讓香港人能夠選一個自己滿意的特首,解決香港深層次的經濟民生問題。也正因為如此,一些泛民溫和人士在佔中大規模爆發之後,就很快站出來呼籲占領人士撤離;當西方將佔中描述為“雨傘革命”的時候,他們也及時公開站出來否認,強調佔中為“雨傘行動”,不是“雨傘革命”。他們一再表示,希望中央能夠清楚了解這一點,不要將泛民溫和派定性為“港版雨傘革命”的搞手,他們並不想推翻“一國兩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