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民航事業取得發展(來源:網絡資料) |
中評社北京8月10日電/都說西藏的路是“天路”。當“銀色的神鷹”展翅,自由翱翔空氣稀薄地帶,期盼“天路”溝通世界的高原人,眼裡總會劃過一抹遙遠的遐想。
據新華社報道,1965年,北京-成都-拉薩航線通航。從篳路藍縷艱難創業,到堅持不懈開拓前進,50年來,西藏民航事業逐漸成為助力西藏發展的“空中引擎”。
篳路藍縷 突破世界屋脊“飛行禁區”
西藏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空氣稀薄,氣候複雜,很長一段時間裡,被國際航空界視為“飛行禁區”。
上世紀40年代,中美兩國聯合開通了經西藏的“駝峰航線”,為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但也損失500多架飛機,犧牲2000多名飛行員。
1955年,黨中央、國務院決定開辟北京至拉薩的民用航線。經過十年反覆試驗,1965年3月1日,一架伊爾-18型飛機從北京起飛,於次日飛抵西藏當雄機場。
同年,空軍工程部隊及駐藏人民解放軍,在距離拉薩85公里的貢嘎縣境內建成貢嘎機場。1966年底,伊爾—18型飛機從成都雙流機場飛往貢嘎機場,載客試航成功。隨著西藏經濟建設發展,1975年,貢嘎機場開辟了蘭州—格爾木—拉薩航線。
數據顯示,1966年至1976年,旅客發運量平均每年遞增24.2%,貨郵發運量平均每年遞增9.9%。民航溝通西藏與外界的能力日益凸顯。
1985年,民航西藏區局成立,為西藏民航事業發展開拓了廣闊空間。原民航西藏區局黨委書記李順華說:“在國家的大力投入下,機場開始搞大規模擴建,陸續建起了1萬平方米的候機樓,跑道和停機坪也煥然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