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人口政策實驗:翼城模式30年人口未激增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0-26 09:38:16


10月4日,徒步第三天,參與的70後志願者們在途中留影。
  中評社北京10月26日電/來自全國各地的十餘70後非獨家庭成員在今年國慶期間走上了一段“自討苦吃”的路。他們從山西運城徒步100公里到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呼籲國家全面放開二孩,因為留給70後的機會實在不多了。

  如今,圍繞“二孩”的放開與否,多地的實踐效果漸漸清晰。對此,多位學者呼籲,人口是國家發展的基礎,人口變化及相應的決策事關中國未來。

  “朝聖”之旅

  70後非獨呼籲全面放開二孩

  100公里,是山西運城到翼城的距離。今年10月2日起,一行14人徒步走了整整4天。

  這是一段“自討苦吃”的旅途,為了再次將70後非獨家庭的聲音傳遞出去,呼籲國家立即全面放開二孩。

  參與者們穿著白綠色襯衫,舉著印著“徒步去翼城”的旗子,在塵土飛揚的國道上和焚燒秸秆的煙霧中走成一條直線。他們經過農田和村莊,路過村民曬的玉米,甚至在黑夜繼續前進。

  有的參與者腳上磨出水疱,坐在國道邊上脫下鞋子,用針挑水疱;有時到了飯點,卻因身處荒蕪的地方吃不上飯。

  他們的目的地叫翼城,一個地處山西省西南名不見經傳的縣城。然而,對於他們這十幾個70後非獨家庭卻有著獨特的意義,這段路也有了“朝聖”的意味。

  30年前,在學者梁中堂的推動下,國家特批在翼城縣試點二胎晚育。翼城縣成為中國人口政策的特區。試點多年後,學者在這裡發現,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在沒有政策干預的情況下,生育意願也會有一個自然調節的過程。

  領隊“鳳凰”,是生於1977年的湖南妹子。鳳凰來自一個非獨家庭,婚後育有一女,因丈夫擔任公職,不能生育第二個孩子。

  “我已經是38歲的高齡了,如果再不全面放開二孩,我這輩子肯定沒機會了。”

  鳳凰的擔憂也是部分70後非獨家庭的心聲。在這些名字中有“70後”、“非獨二胎”等關鍵詞的微信群中,焦灼的情緒一直蔓延著。隨著近期“二孩”話題變熱,他們再次緊密關注著政策的風吹草動和各種與人口政策相關的“信號體”文章。

  不能否認的是,等待是有代價的。群內的一些70後不得不面對的是月經量越來越少的現實。她們深知,這意味著身體再造卵細胞的功能正在喪失。

  “二胎”試點

  翼城試點30年後生育率未升

  至今,年近70歲的梁中堂每年都要去幾次翼城,最近的一次在今年2月份。在人口學語境中,翼城與梁中堂是兩個關聯詞語。

  1985年,在全國普遍實行“一胎化”政策的背景下,翼城縣的農民家庭允許生育二胎。但需要滿足“晚婚、晚育和生育間隔”這三個條件,即已婚女性不早於24周歲生育第一胎,30周歲後可生育第二胎(2009年後,提前到28周歲)。有專家將這一試驗稱為“翼城模式”。

  若對計劃生育政策追本溯源,1979年是一個標誌性年份。當年,計劃生育政策由鼓勵變為強制。一年後,“一胎化”就由政策成為國策;1981年3月,負責政策監督的計劃生育委員會誕生。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把實行計劃生育確定為基本國策,同年11月寫入新修改的《憲法》。

  1984年,時任山西省社會科學院人口研究所所長的梁中堂遞交了《把計劃生育工作建立在人口發展規律的基礎上》的報告,建議放棄“一胎化”,採用晚婚晚育加間隔的二胎方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