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5日電/隨著中國的奢侈品市場越來越興旺,國際品牌紛紛瞄准了春節這一中國傳統節日帶來的商機。可是,這一撥猴年限量版的奢侈品卻遭到網友吐槽:“迪奧新出的猴年限量版項鏈,造型更像是大猩猩而不是中國人喜愛的小猴子;路易威登的這款猴年限量項鏈,如果不說是一只猴子,大概會讓人以為是外星生物……”
在高端商品的世界市場逐漸形成,尤其是中國消費者對國際大牌的購買力不斷提高的形勢下,奢侈品製造商早就瞄上了“中國元素”,希望以此投中國消費者所好,擴大品牌認可度。可惜的是,由於文化差異,外國設計師們對“中國元素”的理解往往不得要領。著名的奢侈品牌博柏利此前推出了一款羊年春節限量圍巾,在傳統的蘇格蘭格子造型的末端綉上了一個紅色的“福”字,售價比普通圍巾貴了850元人民幣,但這款圍巾被中國消費者認為“不是山寨,勝似山寨”。而此前,路易威登的“蛇皮袋”、香奈兒的“中藥包”手袋等國外奢侈品大牌青睞的中國風“經典之作”,在國內早就成了笑柄。
“中國元素”被洋品牌生硬使用,有多方面的原因。像生肖、福祿壽喜、工筆畫等傳統中國元素,背後的文化底蘊乃至民族情感非常深厚,已經不是簡單的符號,已融入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當中。在未能深入了解中國文化的狀況下,國外設計師們僅僅使用表面的符號,結果可能適得其反,注定打動不了中國消費者的心。另外,中國元素在國內設計師和藝術工作者手中,早已有了千變萬化、異彩紛呈的表現,消費者在這方面的審美有獨特的品位和習慣,比如,一個“福”字,光是字體就有各種形態的設計,相比之下,博柏利圍巾上的“福”字則較為粗糙呆板,難以令國人滿意。
實際上,一些國際品牌之所以數十年乃至數百年受到全世界消費者的青睞,有其自身的品牌基因價值,其中包含了上百年歷史的技法和手工工藝,代表著頂級的手工藝、厚重的歷史文化傳統以及對於生活態度的獨到闡釋。消費者認可這些品牌,正是出於對其傳承價值的認可。這也提醒我們,中國元素要想融入世界市場,也要立足於中國傳統文化,設計出真正代表“中國風”的經典作品,而不是為了迅速打開國外市場而販賣中國元素。
如何精准而恰如其分地闡釋和傳達中國元素背後的歷史、文化、民俗等含義?如何在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打破不少外國消費者對中國元素刻板的、符號化的理解?這需要本土設計師和文化工作者發力,掌握對中國元素的審美主動權
(來源: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