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5日電/受伊朗宣布提高原油產量影響,國際油價14日再次回落。截至當天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4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收於每桶37.18美元,跌幅為3.43%;5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收於每桶39.53美元,跌幅為2.13%。
此前低油價已迫使一些原油企業開始減產,受此影響,國際油價已連續幾周震蕩上揚。但分析人士認為,在目前全球原油市場仍供大於求、各產油國很難聯合減產的情況下,國際油價近期經歷的短期反彈並非長期復甦。
限產協議恐成空
伊朗官方13日表示,伊朗要將該國的原油產量提高到制裁以前日均400萬桶的水平後,才會凍結石油產量。此舉令產油國聯合減產的願望很難迅速達成,油價能否穩定仍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
世界主要石油出口國卡塔爾、沙特阿拉伯、俄羅斯、委內瑞拉2月中就凍結石油產量達成共識,同意將石油產量凍結在今年1月的水平。但自協議達成一個月以來,只有其他少數幾個產油國表示口頭支持,並沒有任何實質限產,協議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可能性不大。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各國在石油市場份額上的較量依然存在。頁岩油產量的急劇增長使市場自2014年年中以來出現明顯供大於求的情況,油價一路下跌。為保住市場份額,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各成員國拒絕減產,希望以持續的低價將高成本生產的北美頁岩油公司擠出市場。
此外,在目前情況下,各產油國為不降低石油收入,在難以減量升價的情況下,只能採取以量補價的方式,這也使減產或限產難上加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