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10日電/據香港《信報》7月8日報道,國際勞工組織(ILO)一項研究發現,在未來20年內,東南亞5國逾半數勞工很有可能因設備自動化而失去工作,受最大威脅的是服飾業。
東南亞國家人口超過6.3億,是紡織、汽車及硬盤等製造業的中樞。不過,隨著科技發展,生產逐漸趨向設備自動化,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及越南約1.37億名勞工,或56%受薪員工,均面臨失業的風險。當中,服飾業將受到最嚴峻的威脅。
研究指出,在東南亞地區從事紡織、服飾及鞋類等行業的900萬人中,64%的印度尼西亞勞工很有可能因自動化的關係失去工作,越南則達86%,柬埔寨更高達88%。
ILO雇主活動局主管馬桑(Deborah France-Massin)稱,以低薪勞力競爭的國家需要重新調整策略,因價格優勢已不足以應對局勢發展。報告指出,勞工必須接受訓練,與數字化機器一起更有效率地工作。
ILO指出,包括3D印刷、可穿戴技術、納米技術以及機器人自動化等等,可能打亂服飾業的運作;機器人在組裝方面有所改善,價格更為低廉,且與人類合作的程度也有所提升,將成為未來製造業的主要生產工具。
(來源: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