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6日電/朝鮮第五次核試驗後,東北亞地緣政治形勢再次陷入危情時刻。對朝實施進一步的制裁,已經成為包括中國在內的多邊共識。但是朝核問題的死結在哪裡?解決朝核問題的關鍵是什麼?相關利益各方糾纏不清。
確切講,中美日韓俄5國,雖然達成了半島無核化和對朝鮮進行制裁(程度不同)的共識,但結果卻是五國缺乏基本互信,互相埋怨,從而為朝鮮所利用。成功利用各國矛盾,逐步實施核訛詐,朝鮮策略很管用,相關利益各方很尷尬。這一切的背後,似乎都有地緣政治權謀在作祟--說白了是美國的地緣政治權謀。
朝鮮發展核武的公開威脅是針對日韓和美國,但是美國遠在太平洋的另一方。因而日韓對朝核最為敏感,也是朝鮮威懾的首要目標。朝鮮核設施距離中國很近,且朝鮮核能力充滿不確定性,中國也是朝核危機的嚴重受害者。俄羅斯遠東也是朝核危機失控的受害者。
由此而言,美國對朝核危機的態度,尤其是對中國的指責,以及美日韓三國協同合作的制裁、聯合軍演以及薩德入韓等應對舉措,讓中國難免對美存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疑。加之美國公開針對中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布局,中國有理由相信美國借朝核危機而在東北亞構築針對中國的包圍圈。
本次朝鮮核試之後,美日韓對中國的指責依然,薩德入韓似乎更有了加速布局的理由。這也加劇了中國和美日韓之間的結構性矛盾,而且進入了無效制裁和互相埋怨的新周期。
奧巴馬兩個任期內,對朝核危機大抵都堅持了指責中國、制裁中國和強化美日韓同盟的策略。朝核危機對東北亞是危機,但對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更像是"一石三鳥"的正效應。根本原因在於,朝鮮核危機對美國本土並未構成現實威脅--隨著朝鮮第五次核試驗,加之一再發射衛星和導彈,朝鮮也許具備了利用核彈攻擊美國本土的能力。
因而,本次朝鮮核試驗應該是對美國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衝擊。9月16日美國外交協會(CFR)發布的對朝政策建議書提到了"先發制人的軍事行動"。雖然白宮方面對此沒有明確回應,但白宮發言人歐內斯特22日強調,“先發制人的軍事行動事前不會進行商討”。由於執筆人之一為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邁克爾·馬倫,突顯美國應對朝核危機進入新階段。起碼,軍事行動成為選項之一。
不過,近期美國對朝動武的可能性不大。無論是定點清除還是其他軍事方式,美國對於已經有核的朝鮮都存在忌憚。如果情報有誤,朝鮮也許真的會展開核報復,即使打不到美國,也可能對日韓造成破壞。美國不敢冒如此大的地緣政治風險。
此外,中國不希望朝鮮半島生變生亂,美國不得不考慮中國的立場。更重要的是,朝鮮核危機的存在,符合美國的核心利益。朝鮮核亂局,美國不僅可以批評中國,亦可將日韓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朝鮮核危機,地緣政治上是東北亞國家的"危",卻是美國的"機"。
雖然朝鮮核能力有了提升,朝鮮核彈對美國本土的威脅也僅僅具有可能性。美國讓朝鮮鬧下去,對美國並無威脅。朝鮮雖然將"美帝"視為最危險的敵人,但更希望和美國建立雙邊會晤的管道。核試驗,也是倒逼美國和朝鮮對話、換取朝鮮國家安全和政權存續的手段。朝鮮放棄"六方會談",但是希望美朝"雙邊會談"。
看得見的利益是,朝鮮核危機強化了美國作為日韓安保傘的作用。因為朝核危機,美國在日駐軍有了更強的道德理由;因為朝核危機,薩德入韓即將成為事實。即使是2016年美國大選兩位候選人的態度,也對日韓造成了安保焦慮。
另類的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他對金正恩的評價令日韓嚴重不安。他先是對金正恩殘酷的政治氣息評價為"真厲害"、"應予承認",隨後聲稱要和金正恩"吃著漢堡討論核問題"。他堅持美國優先主義,強調盟國要分擔"安保費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