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24日電/農業供給側改革的路怎麼走?我國產糧第一大省黑龍江交出了一幅生態化種植、科技化改造、產業化發展的立體式改革答卷,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生態化種植造就我國最大綠色食品基地
進入11月,在黑龍江省綏化市稻米香米業有限公司的鴨稻米基地,已經看不到鴨子,但稻田裡留下的鴨舍依然醒目。負責田間種植的副經理牛春林告訴記者,鴨稻田不上化肥,每畝施3立方米的農家肥,每只鴨子每天還產生2兩糞便,也是化肥的有益替代品。
“每年6月10日前後,稻田裡的草剛出來,比較嫩,水稻已長高了。”牛春林說,這時候把鴨子放進去,鴨子就把剛發芽的小嫩草吃光了,不吃相對硬一些的水稻,這樣方式種出來的生態水稻口感格外好。
生態水稻逐漸走紅。今年黑龍江省密山市按照“結構調優、品種調綠”的原則建設了上千畝“鴨稻共育”水稻種植區。鴨子作為治蟲、除草、生產有機肥等田間管理的輔助,稻田完全不噴灑農藥、化肥、除草劑。“鴨稻共育”栽培模式在這個市逐步推廣。
記者從黑龍江省綠色食品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黑龍江省目前已是全國較大的綠色食品生產基地。預計到年底,全省綠色食品認證面積達到7400萬畝,約占全國的五分之一。
科技化改造讓部分農民逐漸遠離農藥化肥
如今,綠色、有機的發展理念正成為越來越多農民的選擇,一些有效的“綠色”技術也被廣泛採用。黑龍江省創業農場的一塊稻田剛收獲完畢,稻田邊竪立的兩塊“三減”(減農藥、減化肥、減除草劑)展示板吸引了記者注意。展示板上顯示著水稻側深施肥技術與一般施肥的對比情況。
創業農場農業科科長暴勇說,從實測情況來看,側深施肥方法與常規施肥方法相比,可節省肥料10%左右,每畝增產50公斤。同時避免常規施肥方式造成的肥料蒸發,降低對水源等生態環境的污染,實現了“藏糧於地”。
預計到2020年,黑龍江省化肥、化學農藥、除草劑的畝均用量,比2015年分別下降10%、20%和30%。
有的地區甚至一點農藥都不用,探索利用生物技術防治水稻田間害蟲。綏化市北林區農技推廣中心主任張樹春說,當地推廣了一種昆蟲誘捕器,將人工合成的雌性激素放入罩體中,吸引雄性昆蟲進入並將其困死,最終減少該區域昆蟲數量。這種技術可減少防蟲農藥使用,已在黑龍江墾區友誼農場等地區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