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9日電/日前,商務部下發了2017年第一批加工貿易成品油出口配額,本次共計發放1240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0.76%,其中包括汽油365萬噸、柴油525萬噸和航煤350萬噸,暫未發放石腦油出口配額。本次出口配額下發企業只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及中化,地方煉廠並未出現在本次配額名單之中,這也印證了此前關於取消地方煉廠出口配額的傳聞,意味著2016年剛剛給予地方煉廠成品油走出國門的權利暫時終結。
2015年12月,菏澤東明石化首獲1萬噸汽油出口配額,自此拉開了地方煉廠參與成品油出口的新格局。到2016年,地方煉廠申請出口配額增加到了12家,共計發放配額167.5萬噸,而據金聯創統計,實際完成總量近100萬噸,完成率為60%左右。由於地方煉廠在成品油出口方面處於摸索階段,在多重因素阻力下,上半年出口推進工作緩慢,經過一定的經驗積累之後,下半年成品油出口才逐漸提量。
國家為了鼓勵成品油出口,今年1月開始,進一步放開了成品油出口限制,一般貿易方式出口成品油恢復全額退稅。據金聯創了解,一般貿易方式或只許分配給中石油等4家國有石油企業。
地方煉廠出口成品油主要依據《關於暫時允許符合條件的煉油企業開展進口原油加工複出口成品油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該通知明確,後期地方煉廠出口若存在問題可隨時叫停,當然也可以恢復或延續。
金聯創從市場人士處了解到,商務部可能對地方煉廠直接出口盈利能力、抗風險能力等存在疑慮,儘管像京博石化等少數煉廠已經在新加坡成立了專門的進出口公司,但其專業人才配備較為欠缺,出口經驗不足,甚至個別煉廠始終未敢嘗試出口操作。
地方煉廠直接出口資格被取消後,或將轉向四大代理公司代為出口。由於出口退稅政策頒布之後,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比重或將逐步擴大,而對於成品油的加工原油來源並沒有約束,因此即使切斷了地煉出口,但是通過與主營簽訂供應協議,也可實現地煉資源外流。從市場整體的發展角度來看,這也有利於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的資源整合,增加中國資源綜合實力。
某地方煉廠負責人表示:“如果出口配額全面被取消,這部分成品油可能會轉向內銷,地方煉廠通過出口來分擔銷售壓力的途徑遭到阻斷。而國企將重新壟斷成品油出口,地方煉廠如果想要出口成品油,只能通過與國企合作的形式,地煉的盈利能力將有一定萎縮,相應的國企在恢復出口退稅的政策支持下,在成品油出口方面將獲得更大的效益。”
目前,我國成品油行業正處於市場化轉型的關鍵時期,各項政策密集出台,對市場形成深遠的影響。近幾年,我國成品油資源供大於求的局面將延續,出口是緩解該矛盾的有效途徑之一。即使取消地方煉廠的出口配額,國企煉廠的出口任務將增加,因此2017年成品油出口增長的趨勢不會改變。
(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