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0日電/隨著手機更新換代越來越快,消費者換手機已成家常便飯。數據顯示,過去5年全國二手手機存量達11億部,而回收率僅有1%到2%。絕大部分二手手機放在抽屜裡,慢慢變成“磚頭”,既浪費了資源,也可能會污染環境。
這是難題,也是市場。最近兩年,手機回收領域湧入一大批“互聯網+”平台,融資布局開店,線上線下打通。但看似火熱的互聯網回收平台,從實際效果看,並未能吹皺一池春水,龐大的手機回收市場依舊顯得紋絲不動。在這背後,是回收價格低讓人沒動力,隱私可能會被洩露惹擔憂。“互聯網+”滲透到手機回收領域,痛點依舊?
手機回收價格
互聯網完勝路邊攤兒
手機想送去回收卻找不到放心的門路,這是不少消費者常常遇到的問題。
比起傳統的路邊回收攤兒,近來興起的互聯網等回收平台顯然已逐漸成為主流。
日前,記者來到地鐵黃莊站,在附近一座過街天橋旁,三四個貼膜的小販不停喊著攬生意,他們攤位上還擺著“高價回收舊手機”的簡易招牌。記者拿出一款用了兩年的華為手機讓他估價,這位小販瞅了一眼,並沒太多興趣。
在記者堅持下,小販先是揭開屏保看看屏幕,又打開“手機設置”檢查系統版本,最後還撥個電話聽聽通話質量,然後得出結論:“最多一百塊。”他還抱怨說,國產二手手機現在都不值錢,“我車廂裡有一堆呢,都砸手裡了。”記者又拿出另一款用了不到一年的三星手機,小販按老套路看了看,表示可以賣到七八百元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