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8日電/城市車輛逐年增長,道路通行關係市民生活,也考驗城市管理者智慧。除了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杭州對大數據的分析和應用成為治堵新發力點。在路網規劃、精確治堵、科學調配資源等方面,都能看到“城市大腦”和大數據發揮的“智慧”作用。
每當夜幕初降,刹車燈亮起一片“紅海”——這道城市風景令眾多開車人、行路人煩惱不已。不久前,由高德地圖及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等多家機構發布的《2016年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顯示,2016年度杭州擁堵趨勢下降4.94%,下半年比上半年擁堵下降了13%,治理擁堵成效在主要城市中排名前列。
治堵絕非一日之功,在杭州治堵“組合拳”眾多舉措中,大數據的作用越來越成為亮點和新的發力點。
問診大數據
快速路網多了“一縱”
家住杭州三墩的市民邵先生因為工作關係經常要開車去濱江區。過去,這是一段苦不堪言的路程,穿越主城區,雖然最短的路線是通過西湖景區的靈溪隧道,但這條路遇到堵車是十有八九,短短幾公里,堵上一兩個小時是常事。久而久之,邵先生寧可選擇繞遠路以節約時間。
2016年8月,杭州城西百姓期盼已久的紫之隧道開通。“通過隧道到濱江只需不到20分鐘,百公里油耗最低的時候才4.5升,這種感覺真是暢快!”邵先生興奮不已。如此暢快的背後是杭州“四縱五橫”快速路網基本成型。
而如果不是大數據的關鍵性支持,杭州快速路網的提法可能是“三縱五橫”,而不是現在的“四縱五橫”。杭州市交研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新加的“一縱”,就是之浦路—紫之隧道—紫金港路—紫金港隧道。
道路是一種稀缺資源,建設、完善城市道路骨幹網是治堵的基礎,而大數據對城市道路規劃提供了關鍵的理論支持。
2013年,杭州交通擁堵指數實時監測平台投入應用。通過整合多源數據,建立數學模型,按道路等級和流量來確立每條道路的擁堵權重,將杭州市區所有道路的擁堵狀況綜合集成為一個“交通擁堵指數”。監測發現,靈溪隧道經常成為全城最堵點,且波及面甚廣。
研判擁堵的原因,必須要取得精確的數據。西湖景區的日均客流量相當於一個中等城市的人口規模,在過去,對這麼龐大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幾乎是不可能的。杭州交通擁堵指數實時監測平台建成後,將政府管理數據、互聯網數據、電信運營商數據和政府公共服務數據綜合到一起,最後分析得出:外地遊客進出景區的旅遊交通和市民的通過性交通幾乎對等,很容易在這裡形成死結。通過修建快速路,分流市民的通過性交通,成為緩解此處擁堵的必然選項。
部門數據共享
市民出行有了精准指導
除了幫助杭州制定城建計劃和治堵工程決策,大數據在日常交通管理當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利用違法數據研判,杭州交警重點對路段違法停車、路口電動自行車違法等行為實施精細管理、有效管控和精確打擊。事故發生量和傷亡數明顯下降。事故少了,道路自然更通暢。
利用大數據,杭州市還重點進行了消除“四頭”(轉頭、掉頭、斷頭、結頭)、優化斑馬線、實施單行線等措施,消除交通節點、堵點影響,取得明顯成效。
停車難是造成擁堵的一大因素,如果可以通過手機APP獲得停車場準確的泊位信息,將極大方便駕駛員。在已有的智慧停車管理平台基礎上,借助PPP模式,通過“政企合作、資源互換”,杭州市城管委依法合規公開征集合作企業,實現政府掌握的停車數據與企業自行采集社會公共停車場數據的互換共享。截至2016年底,已完成市區10萬餘個公共停車泊位的實時數據接入工作,駕駛員可通過手機APP實現泊車誘導服務與行車路徑規劃。
大數據是由許許多多的小數據構成,政府大數據建設,首先要實現所有部門的數據“共享”。杭州市圍繞科技治堵的工作目標,致力於城市交通數據開放共享和數據價值的挖掘。
目前,杭州市交通運輸局與浙江省交通廳、運管局,市公安局、規劃局、地鐵集團等單位建立了數據交換共享機制,每天數據交換量已達到2.5億條。市民通過“杭州交通”APP或微信公眾號,即可獲得及時準確的出行指導。
數據活起來、信息連起來、成果用起來。杭州市治堵辦主任宋碧雲介紹,杭州市肥沃的創新土壤、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政策環境讓大數據在共享中形成乘數效應。
“城市大腦”開啟
試點路段通行速度提升11%
城市中車輛的分布和行駛速度如何?借助視頻識別算法,就可以輕鬆獲得複雜道路下的車輛行駛情況。“這些交通視頻如果由交警三班倒地去看,需要15萬個交警,而通過算法,城市大腦可以短時間內把這些視頻都看完,數清楚有多少輛車往哪個方向走了。”阿里雲機器視覺專家華先勝介紹。
2016年10月,杭州市政府聯合阿里雲公布了一項計劃:為這座城市安裝一個人工智能中樞——杭州城市數據大腦。城市大腦的內核將採用阿里雲ET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對整個城市進行全局實時分析,自動調配公共資源,修正城市運行中的問題,並最終進化成為能夠治理城市的超級人工智能。
“緩解交通堵塞”是城市大腦的首個嘗試,並已在蕭山區市心路投入使用,部分路段車輛通行速度提升了11%。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認為,雖然這還只是極小範圍的試點應用,但使用人工智能進行社會管理的前瞻性實踐,具有標誌性意義。
雖然治堵已見成效,但接下來幾年,隨著地鐵的全面施工,2022年亞運會場館等一系列建設,杭州市的交通狀況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挑戰。杭州市有關部門表示,如何不斷提升規劃和決策水平、提高道路的有效利用率,怎樣更好實施精細管理、有效管控,以大數據為代表的科技治堵必將發揮更大作用。
(來源: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