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6日電/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聽取2016年省級黨委和政府脫貧攻堅工作成效考核情況匯報。會議指出,脫貧攻堅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要全面落實從嚴治黨要求,較真碰硬落實脫貧攻堅工作責任。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上強調,要緊盯脫貧民生領域,嚴肅查處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七次全會對開展扶貧領域專項整治作出部署,要求對那些膽敢向扶貧等民生款物伸手的要堅決查處。
幾天前,中央紀委又公開曝光了8起扶貧領域腐敗問題典型案例。據統計,2016年1月至11月,全國共查處侵害群眾利益問題70369件,處理86320人,其中,扶貧領域腐敗問題13285件,處理16487人,占有相當比例。
紀檢監察機關如何扎實做好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如何堅決遏制扶貧領域腐敗現象,著力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今天,我們不妨通過幾個案例為你盤點一二。
關鍵詞1:用好“第一種形態”
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發現、早處理
【案例故事】
2016年3月,福建省安溪縣官橋鎮紀委開展扶貧領域專項監督檢查,發現該鎮碧一村上報的部分低保對象並不符合條件。鎮紀委很快啟動談話函詢,逐一對碧一村村幹部進行談話。
剛開始,村黨支部書記郭瑞祥一直叫“冤”。他認為,上報的低保對象不但村委會集體研究了,還經村民代表大會通過,並進行了公示。鎮紀委幹部拿出黨紀處分條例和關於低保戶資格條件的相關文件,嚴厲指出問題:碧一村上報的對象中,有的並不能被列為低保戶。郭瑞祥漸漸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之前的確審核把關不嚴,也有做老好人的心態……”
談話結束後,碧一村村委會馬上對上報的低保對象重新審核,一下就核減了23戶。一位戶主的話讓他們印象深刻:“只要你們幹部有公心、講公道,我們都會信服。”事後,郭瑞祥召集村委會開了個“閉門會”,會議名稱很特別,叫“規矩與公心檢討反思會”。如今,無論是精准扶貧、醫保社保,還是徵地拆遷、公路建設,但凡涉及群眾利益的事,村幹部都會先捫心自問,有沒有違規、是不是公正、會不會損害群眾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