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一場“洗車行動”牽出巴西政壇亂鬥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7-18 10:16:45


  中評社北京7月18日電/從頭號國企巴西石油公司到跨國集團奧德布萊希特,從企業高層腐敗到前後四名總統涉案,自2014年啟動至今三年來,巴西的反腐調查“洗車行動”愈演愈烈,幾乎到達“難以控制”的地步。而近日隨著前總統盧拉被判刑、現總統特梅爾面臨起訴提案,這場大規模反腐調查行動似乎已接近“清算時間”。

  政局對抗脈絡中的四對矛盾

  反腐調查先後涉及多個國家級企業、上百名政府官員和前後四位巴西總統,甚至連秘魯前總統等周邊國家政要都身涉其中,加之調查歷時較長、線索繁複,使人難以釐清頭緒。透過現象看本質,巴西反腐案和政局對抗的脈絡,大體可歸結為四對矛盾。

  一是勞工黨與民運、社民兩黨間的矛盾。巴西前總統、勞工黨唯一領袖盧拉7月12日被大法官莫羅宣判獲刑九年六個月,使勞工黨再次陷入危機。這場宣判屬於司法行為,並非在野的勞工黨與執政的民運黨之間的鬥爭勝負,但卻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二者之間的攻守關係。

  在2014年舉行的總統大選中,勞工黨候選人羅塞夫與民運黨代表特梅爾組成精選組合併最終勝出,羅塞夫獲得連任。儘管前總統盧拉在兩屆總統選舉前後均反覆表示自己“絕不會干涉羅塞夫政府的一切行動”,但其在勞工黨內不可撼動的地位和在巴西各界的巨大影響力,使全國乃至全世界都將羅塞夫視為盧拉解決連任問題的“代班總統”。誰料好景不長,羅塞夫性情嚴苛寡恩,引來政府內部一片不滿。副總統特梅爾最終於2016年連同國會主席庫尼亞與社民黨大佬,利用“洗車行動”引發的政治波動將羅塞夫成功彈劾,自己繼任總統。而自此之後,在野的勞工黨則開始進入反攻階段,利用一切契機對特梅爾及其執政聯盟發起攻擊,這一“勞攻民守”的狀況則一直持續至今。

  二是司法系統與行政、立法系統間的矛盾。作為“洗車行動”的主導力量和實際推動者,司法部門近幾年在巴西的影響力迅速攀升。巴西6月進行的關於“巴西最不受歡迎政客”民意調查結果顯示,當前巴西現總統、國會主席等政要滿意度均較低,而司法部門官員如大法官莫羅、檢察官雅諾特等人則滿意度最高。實際上,隨著陸續有被調查者舉報相關人員犯罪事實,“洗車行動”的涉案者越來越多,主導反腐案的司法系統也已經無法止步。2017年1月19日,反腐案主審大法官特里奧乘坐的飛機墜毀,法官及另外兩名人員當場殞命,這一事件原因至今未有定論,司法部門卻因之態度更為堅定,在法官葬禮上表示“調查不會停止”。此後,檢方對於司法調查的推動著實不遺餘力。時至今日,大檢察官雅諾特擺開架勢與總統特梅爾正面對抗,法官莫羅出其不意對前總統盧拉宣布判決,均體現了司法部門繼續推進調查的明確態度。

  三是各政治勢力出於不同政治訴求而產生的內部矛盾。除上述兩大矛盾外,巴西政界的其他大黨也為政局進一步增添了不穩定因素。巴西社會民主黨在國會513個席位中占據47個,是僅次於民運黨和勞工黨的第三大黨,其所持的政治立場對政局走向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彈劾羅塞夫時期,正是社民黨對特梅爾的支持使彈劾最終通過,此後社民黨與民運黨組成執政聯盟,使特梅爾政府迅速穩定下來。然而這個一度助力特梅爾平定局面的聯盟卻在近日一再受到挑戰。自特梅爾5月受到JBS公司高管舉報以來,社民黨立場開始發生動搖,不少黨內人士出於2018年總統選舉考慮,認為社民黨應與眾矢之的的民運黨迅速撇清關係,避免惹禍上身。經歷6月初社民黨內部投票之後,這一念頭依舊沒有打消,特別是近日特梅爾起訴投票正式啟動,使得社民黨內選舉派更加“心活”,執政聯盟分裂危機愈發緊迫。

  四是巴西民眾與涉腐政客、商人間的矛盾。自2014年反腐調查以來,“遊行示威”這幾個字就成為了巴西各大媒體新聞中的家常便飯。從羅塞夫時期的“反政府全國大遊行”到特梅爾時期的“打砸搶燒部委事件”,巴西民眾對政府和政客不滿日益加深。主要城市巴西利亞、里約熱內盧和聖保羅幾乎每隔幾日就有規模不等的遊行活動發生。而在各類遊行當中,由勞工黨和工會組織發起的街頭政治固然是一方面,民眾對於政府的不滿情緒才是深層的驅動力。例如在5月25日爆發的襲擊部委大樓事件中,真正與警方發生直接衝突的並不是單純拿了工會“遊行費”的人,而是對於腐敗、改革、經濟衰退等一系列事件心懷不滿的激進分子。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