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9月2日電/“我拍的是一個生存故事。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懸疑驚悚片的主題,它是一個與時間賽跑的故事。”當士兵們面臨被消滅還是投降的抉擇時,諾蘭給了人們一個帶有光明的結尾。
昨天,《敦刻爾克》在內地公映,它所獲得的評價遠遠大於當天所獲得的票房——截至昨晚,影片票房收入超過6000萬元人民幣。
“有一種勝利叫做撤退。”張召忠說,諾蘭,看到了。
讀懂戰爭
“有一種勝利叫做撤退”
《敦刻爾克》由諾蘭耗時三年打造,以獨特的視角和手法展現了二戰歷史上一次傳奇軍事行動——“敦刻爾克大撤退”,如果沒有這一次的大撤退,整個二戰的歷史將會改變。
1940年5月25日至6月4日,英法聯軍防線在德國機械化部隊的快速攻勢下崩潰之後,英軍在敦刻爾克這個位於法國東北部、靠近比利時邊境的港口小城進行了當時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撤退行動。依靠英國海軍和民眾自發組織的“無敵艦隊”,進行了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疏散行動,成功挽救了超過33萬8000名來自英國、法國、比利時軍人的生命。在千餘聞訊趕來的營救船只中,有三分之一是泰晤士河上的小舢板。它成為鼓舞英國人民永不言敗的“敦刻爾克精神”。“敦刻爾克大撤退”後,丘吉爾發表了那篇著名的演講。
我國著名軍事專家張召忠表示,從這部電影他看到了中西電影文化的差異:“敦刻爾克大撤退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不是一個虛擬的故事,是大敵當前丟盔卸甲般倉皇出逃,不是宜將剩勇追窮寇般大規模進攻戰役,這種題材很少有人願意拍攝。諾蘭視角獨特,他看到了有一種勝利叫撤退,如果沒有敦刻爾克40萬人大撤退,就不可能有後來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