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4日電/2017年10月11日起至2018年1月7日,德國柏林國家博物館繪畫館將開啟中國明清肖像畫展特展。該特展將集中展出故宮博物院藏明清肖像畫以及織綉類藏品,包括繪畫文物70件,織綉類文物12件,其中一級品共16件。展覽以明清肖像畫為主,對研究明清肖像畫乃至人物畫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旨在讓西方觀眾了解到,在歐洲以外同樣存在重要的肖像畫創作傳統。
這次特展源自2016年9月故宮博物院與德國柏林國家博物館簽訂的館際項目合作協議,其中包括共同策劃2017年秋季在柏林國家博物館舉辦“中國明清肖像畫”展覽。展覽由德國柏林國家博物館下屬的亞洲藝術博物館主辦,故宮博物院為主要參展方之一,其他參展機構還包括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德國科隆東亞藝術博物館、德國慕尼黑五大洲博物館、德國柏林國家博物館繪畫館、德國柏林國家博物館人類學博物館。
肖像畫在中國傳統繪畫中被稱為“傳神”、“寫照”或“寫真”,是人物畫的一個分支。明清時期由於經濟、商業的高速發展,肖像畫家以往的雇主由皇室貴胄與王公大臣向普通地主和商人階層擴展,市場對肖像畫的需求大增;明清時期的肖像畫家達到了相當大的數量,明清時期是肖像畫在中國美術史上的巔峰。
以帝後的朝服像為例,除了體現皇室的威儀之外,也更側重於真實性、個性化的表現手法,也是明代官方頂級肖像畫審美趣味與技法的體現。例如明人畫《朱由校朝服像》軸等繪畫。帝後行樂圖作為肖像的一種獨特形式,還展現出了明代的宮廷生活,是歷史研究的重要素材。例如清人畫《弘歷是一是二圖像屏》、《孝全成皇后便服畫像》等。宦跡圖包括反映明代高官王鏊為官歷程的《王鏊像卷》以及《張瀚宦跡圖卷》、《徐顯卿宦跡圖卷》等。這些作品不但具有肖像性,還表現出明代的官制與宮廷禮儀與紫禁城建築,具有非常高的史料價值。展覽中還有明清時期的文人、畫家,例如邵彌、李流芳、鄭燮、金農、鄧石如等人的畫像。為了充分展示明清肖像畫的特質。本次故宮還根據孝莊和孝全皇后像中人物所穿著的相關服飾而挑選了十二件套織綉類文物,包括禮服和便服兩個系列。
本次展覽是在歐洲舉辦的首次大規模的中國肖像畫展,10月11日開幕日也適逢45周年中德建交日。該展主要展出兩類中國繪畫題材:祖先像和文人像,展覽場地緊鄰歐洲肖像畫展區,以形成對比的呈現方式。
(來源: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