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15日電/近期,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對外披露了跨境融資詐騙的典型案例,希望藉此提高企業的警惕意識,切莫圖一時便宜而落入陷阱之中。
新華社報道,據中國外匯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跨境融資詐騙很有“套路”。有的“熟人”介紹,引薦境外“實力雄厚”投資主體,騙取中小企業信任;有的要求在“指定”機構做各種評估,騙取高額的“評估費”、“律師代理費”、“外方考察費”等費用;有的製造各種“門檻”,要求各種“手續”,想方設法讓借款企業違約,境外貸款公司可單方面終止。
“從已經發現的情況看,受害方主要是中資民營企業,大部分規模較小,融資意願強烈,在境內缺乏融資渠道,而且比較集中在欠發達地區。”該負責人說。
目前,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現有政策,境內金融機構和企業舉借外債已經不再需要事前核準,相關各方在達成跨境融資協議後到當地外匯局辦理簽約登記手續。
據中國外匯局介紹,自2016年起,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積極推進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改革,實現本外幣一體化管理,便利市場主體跨境投融資。
“這些政策豐富了境內市場主體特別是中資企業的融資渠道,有利於企業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自主性,降低融資成本,協助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中國外匯局有關負責人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