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人努力”成就北京“藍天答卷”
http://www.CRNTT.com   2018-01-24 14:51:51


  中評社北京1月24日電/治霾事在人為,只要把“鐵腕治霾”做到位,將“人努力”盡可能發揮到極致,根治霧霾並非遙不可及。

  據新京報報道,1月22日下午3時,北京市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正式開幕。在政協向大會作的報告中,“科技創新”、“京津冀聯防聯控聯治”、“深化醫改”等多個關鍵詞,引發政協委員熱議。

  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市房山區環境保護局副局長孫愛華表示,經過大規模的工程治理、結構調整減排,北京市結構性、工程性減排空間進一步收窄,大氣污染從結構性減排階段向管理“內涵性減排”轉變。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能源氣候環境研究中心主任張強斌則建議,要以點帶面、“點穴式”整改推進整治工作,實施精准督查。比如利用熱點網格、無人機、揮發性有機物快速測定儀等先進技術裝備,實施精准督查。

  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大氣污染問題,事關每一個普通人的生活質量、身體健康,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北京兩會期間,自然也成為政協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2017年,北京交出了一份出色的“藍天答卷”:2017年全市收獲226個優良天,其中有66天空氣質量達到一級;空氣質量中最重要的指標——PM2.5的年均濃度控制在每立方米58微克,完成了國家“大氣十條”確定的目標。而在2013年,這個數字是每立方米90微克。

  即使不看這些數據,許多人也能真切感覺到,改變在悄然發生——北京的霧霾天越來越少了,藍天變得多了,人民都很有獲得感。許多人記憶中,還留存著2013年1月霧霾鎖城的痛苦記憶,但在2017年秋冬季,人們普遍感到,北京都沒有“像樣”的重污染天,空氣質量好得有點“習以為常”,以致藍天不再“刻意”刷屏朋友圈。

  短短5年內實現這樣的減排目標,幾乎是難以達成的任務,但北京確實做到了。那麼,奇跡是如何發生的?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