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正月十五鬧元宵 家國團圓齊奮進
http://www.CRNTT.com   2018-03-03 00:42:18


  中評社北京3月3日電/網評:正月十五鬧元宵 家國團圓齊奮進 

  來源:中國網 作者:薛寶生 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3月2日,農歷狗年正月十五,中國人迎來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為何稱為“元宵節”?這個節日為何又要吃“元宵”? 吃的意義何在?對此作一些必要的了解、理解和感受,有利於讀懂傳統節日文化,進而從中汲取正能量,激發向上熱情。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曾介紹說,元宵節起源於漢代,據說是漢文帝時為“平呂”而設。這,還有一段典故需要知曉。在公元前180年,大臣周勃、陳平掃除了呂氏家族的勢力,擁立漢文帝劉恒登基。因為漢文帝登基的這一天正好是農歷正月十五,其時間節點突顯,也就是說這一天的到來值得紀念。於是,登基的劉恒大赦天下,與民同歡同樂。

  此後,每到這一天的晚上,皇帝都要出宮游玩,張燈結彩,並與民眾共慶賀。由於那時人們把農歷正月,習慣地稱之為“元月”,而把夜晚也習慣地稱之為“宵”。這樣一來,農歷正月十五有了一個象徵節日深意的叫法,即:“元宵節”。到後來,司馬遷創立《太初歷》時,把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定為重大的節日。此為延續至今,隨著過完農歷春節半個月時間的到來,中國迎來的又一個傳統佳節。而在歡度時往往與賞月相連,節日文化氛圍既濃烈又特殊。

  濃烈的是與農歷春節年俗年味兒相融合,構成了時間跨度最大,多種形式兼備,“吃喝玩樂”有講究的年節活動新格局,人們自然是樂陶陶,興勃勃。特殊的是吃元宵賞月圓,詩情畫意陶醉心靈,與其他節日相比,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過起來有別樣的一種味道,團圓便成為人們崇尚的字眼,其意義可見一斑。而說到農歷狗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們不能不提“晚到”與“早到”這兩個時間概念問題。這裡面蘊藏著天文知識,有必要來了解和掌握。

  來自新華網的一則消息說,元宵佳節將至,一些公眾發現,元宵節很調皮,去年對應的陽歷日期是2月11日,而今年卻為3月2日,明年則是2月19日。這意味著2018年農歷狗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比2017年晚到19天,而2019年的農歷豬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又比今年早到11天。之所以會出現這一天文現象,最主要的原因是由農歷閏月所致。我國目前同時使用國際通用的公歷,也就是陽歷,與中華民族傳統的農歷是兩種歷法。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