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3日電/在所有已知行星中,尚無一個能確定和地球一樣擁有天然的宜居環境。不過,隨著技術的發展,人類或許能夠變被動為主動,將某些“基礎較好”的行星“改造”成新的家園。科學家們甚至曾深入研討“裝修”一個新星球的可能性,當時選定的假想目標,就是在真實與科幻界享有崇高地位的雙栖明星——火星。
不過,英國《自然·天文學》雜誌7月30日發表最新研究稱,依據火星上的二氧化碳含量,不足以讓人類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實現火星的“地球化”。
為什麼非得是火星
“地球化”是一個假想的、將行星環境改造成適合地球動植物和人類居住的過程。“地球化”最有希望的種子選手非“鄰居”火星莫屬。
對於為什麼選擇火星,科學家的解釋是:改造行星為地球的方法其實不難——增加水和大氣,將火星上的岩石和極地冰蓋裡儲存的溫室氣體重新釋放回大氣中,就能使大氣變厚、火星升溫、保持火星表面液態水的存在。在數十億年之前,水和大氣這兩者火星都曾經擁有過。那時,火星的大氣層厚且溫暖,星球表面河道交錯,如今雖已“面貌全非”,但卻還留有殘跡。
就在7月25日,美國《科學》雜誌報道了意大利科學家的研究,他們在火星南極冰蓋下方1.5公里處,發現了一個直徑約20公里的液態水湖泊(地下湖)。儘管雷達數據表明,湖水可能寒冷且充滿了鹽,意味著其不太可能成為生命的栖息地,但這無疑增加了科學家對發現火星生命的期許,促使他們繼續探索其他可能更適合居住的埋藏水層。
動手改造火星的計劃也曾得到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專家的認可。NASA天體生物學家克里斯·麥凱就表示,只有也必須將火星作為目標,關於行星環境改造的這些討論才有現實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