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1日電/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淨化後的核污水中不僅含有放射性物質氚,其他放射性物質也仍有殘留。測定結果顯示,部分污水放射性物質含量超過法定標準值,其中還檢測出半衰期長達約1570萬年的物質。
據日本共同社日前報道,東京電力公司表示,2017年度使用“多核素去除設備”淨化後的測定結果顯示,半衰期約1570萬年的碘129放射性活度為每升最大62.2貝克勒爾,超出了法定標準值9。分析人士認為,此測定結果為核污水處理工作增添了新的不確定性。
據悉,從含氚水中去除氚非常困難。由於地下水流入核反應堆廠房,放射性物質活度較高的污水不斷增多,但在核電站內幾乎沒有留下空間增設貯存處理水的儲罐。如何處理這些污水,對於東京電力公司和日本政府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問題。
對於含氚水的處理方法,日本政府的工作小組此前設計了排放入海、注入地層等5個方案。專家認為,排放入海和排入大氣對於社會持續性影響較小,是比較合理的處理方式。日本政府在2016年6月的一份報告中稱,稀釋並排放入海的方法能在最短時間內以較低預算進行處理。報告指出,排放入海是核電站處理含氚污水的常規做法。有意見指出,如果採取排放入海的處理方法,含氚水在海中稀釋,殘留放射性物質也將被稀釋到標準值以下。
然而,福島縣當地漁民等對形象受損表示強烈擔憂,排放入海方案實施的難度很大。福島縣漁業聯合會會長野崎哲日前表示,堅決反對將含氚的處理水排放至海中。他認為,目前福島縣捕魚量僅為地震前的二成,15%的消費者依然堅定拒絕福島縣產的水產品。在如此困難的背景下,如果將含有放射性物質氚的處理水排入海中,福島縣的漁業將再次面臨毀滅性打擊。
東京大學特任副教授關穀直認為,在福島,漁業並未像農業、旅遊業一樣獲得復甦。若將處理水排放入海,不僅要討論安全,還必須考慮對經濟的影響。日本市民團體“原子能市民委員會”今年3月在向福島縣政府提交報告中稱,123年後污水輻射量才能降至約1‰以下,因此應長期儲存後再討論排放入海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