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5日電/共建“一帶一路”是中國推動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重要舉措。這一倡議提出5年多來,已經取得巨大成就,有力促進了參與國的經濟合作與發展,成為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強勁動力。
人民日報發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王穎、李計廣文章表示,共建“一帶一路”以發展為導向,致力於滿足參與國追求發展的現實需求。發展是世界各國的共同願望,共建“一帶一路”契合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促和平、謀發展的現實需要。它堅持以發展為導向的經濟合作模式,堅持以直接投資和綠地投資為主推動參與國經濟發展,重點解決基礎設施薄弱、技術水平不高和資金匱乏等發展中國家發展面臨的共性難題。同時,加強各國在貿易、投資、知識產權、技術等領域的溝通與合作,共同推動國際經貿規則朝著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方向變革。
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致力於謀求參與國合作發展的最大公約數。“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眾多,不同國家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和水平不同、利益關切的領域和觀點各異。“一帶一路”建設始終堅持平等對話協商,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尊重參與國在合作事項上的發言權和東道國經濟發展戰略、發展規劃,兼顧各方利益關切,給予所有利益相關方參與決策和表達訴求的機會,努力實現互利共贏。堅持以包容普惠發展做大共同利益“蛋糕”,讓共建“一帶一路”的成果惠及所有參與國和人民,使共建“一帶一路”在共商共建共享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就。
文章認為,在當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抬頭的世界政治經濟形勢下,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對於引導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繁榮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應加強“一帶一路”合作機制建設,優先選擇能夠讓當地老百姓受益的合作項目,努力做到雪中送炭、急對方之所急;同時,不斷完善合作機制,加強項目建設過程中及建成後的人員培訓、技術指導、項目維護等配套支持。應在開拓市場上下功夫,搭建更多貿易促進平台,引導有實力的企業到“一帶一路”參與國開展投資合作;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等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加強供貨渠道、物流、電子支付和商品售後服務等方面的合作和標準建設。應加快形成金融支持共建“一帶一路”的政策體系,充分發揮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等平台的作用,深化各參與國的金融機構與金融市場合作,為金融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支持和保障。應規範企業投資經營行為,引導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嚴格遵守東道國法律法規,高度重視境外風險防範,全面提高境外安全保障和應對風險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