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7日電/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近期,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簡章陸續公布,截至目前,全國90所具備自主招生資格的院校已經有80多所公布了最新政策。但是,記者梳理發現,與去年相比,今年各高校的自主招生政策整體收緊,不少文科類專業更是大幅削減。那麼,今年的自主招生到底“嚴”在了哪些方面?為何政策突然收緊?
記者梳理發現,與去年相比,今年各大高校自主招生認可的獎項類別大幅度縮減,學科類競賽基本要求“省級一等獎”及其以上級別的獎項,發表論文、文學作品專著等不再納入報名條件,各高校普遍以權威性高、公信力強的學科競賽作為自主招生的“敲門磚”。
天津大學招生辦主任李斌介紹:“只認可國家的五大學科奧賽、科創大賽和明天小小科學家等國家級的權威機構主辦的賽事,也再次明確了專利、論文不得作為考生的申報材料。”
此外,今年大部分高校報考的最低門檻也提高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徐鬆介紹:“認可的是全國物理化學和信息方面競賽的省級一等獎,往年我們曾經認可了省級二等獎和省級三等獎,今年我們提高了要求,針對我們學校人才培養的特點,我們也對雅思6.5以上及托福的105分以上也是允許他們來報考。”
除了報名門檻提高和考核難度的增加,自主招生的降分優惠也大幅縮水。記者梳理發現,多數學校表示降分幅度原則不超過20分,而且考生必須達到一本線。但在往年,像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會根據學生考核情況,降低20-60分不等,甚至還有降低至一本線的優惠檔次。
今年年初,教育部發布了“十嚴格”部署,明確要求高校原則上以基礎學科和特色學科專業為主。因此今年不少高校的自主招生專業都進行了相應的調整,文史類專業受到的衝擊較大。
往年,自主招生考核中的體質測試環節是清華大學的一項傳統,但今年對於體質測試的考核則不再是清華大學的個例,多所高校都將體測作為複試的“標配”。不少學校對於體測不合格的學生還將實行一票否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