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13日電/攤位後撤,還路於民;入場上台,井然有序;建渠排污,路面淨爽……據報道,廣東省珠海市統籌各街道社區,設置“小微市場”,將社區裡無序亂擺攤位的流動菜販,收集歸攏,規範管理,贏得了街坊們的贊譽。
多年來,流動菜販問題一直是一些城市的老大難問題。市民對流動菜販既愛又恨,既有方便買菜的剛需,又對環境臟亂差、質量沒保障、道路擁堵等弊端深惡痛絕。對於菜販而言,出來擺攤是為了養家糊口,雖然明白這樣做會影響市容市貌,還可能存在安全隱患,但為了多掙點錢就不得不與城管玩起了“躲貓貓”遊戲;對於城市管理者來說,把城市管理好是職責所在,同時作為管理者,也需要考慮給菜販留一條謀生之路,常會陷入“兩難”境地。
事實一再證明,單純用“堵”的方式來應對流動菜販,終究是治標不治本,也很難將流動菜販這個問題解決好。近年來,一些地方積極嘗試柔性執法,使城管與菜販的緊張關係得到了緩和;探索在鬧市區以外集中規劃經營攤點,但市民會抱怨買菜不方便,菜販也因為沒啥生意不願意入駐。相比之下,珠海市的“小微市場”做法,顯得更合理、更科學。一方面,科學設置攤販區域,緊貼居民區,極大地方便了市民買菜。另一方面,通過設置“小微市場”,把流動攤販集中起來,引入第三方公司規範化管理,菜販攤點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也讓市民消費更加放心。如此,群眾買菜難、小販生計難問題解決了,同時城市管理更輕鬆,市容黑點臟亂差的頑疾得到了徹底清除,人居環境得到了切實改善。
群眾有需求,政府有呼應,群眾的需求就是政府部門的努力方向。各級政府部門在開展工作中,只有把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將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切實落實到行動上,才能夠贏得廣大群眾的支持和點贊。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薛建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