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溫哥華3月23日電/ 河南省一位朋友來信說,他最近到北京旅遊,看到新建成的國家大劇院,感到這座建築的風格和北京很不協調。這位朋友從國家大劇院的設計談到貝聿銘,他希望了解一些有關這位華裔美籍建築師的情況。據VOA News報道,我們來介紹貝聿銘。
貝聿銘1917年出生於廣州,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是在風景如畫的蘇州和高樓林立的上海度過的,從小就立志要做一名建築師。貝聿銘18歲跟父親來到美國,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學習建築。1955年,貝聿銘開設了自己的建築設計事務所,後來又成立了“貝聿銘設計公司”,專門從事工程設計工作。
在美國的很多大城市,都可以看到貝聿銘的作品。他設計的波士頓肯尼迪圖書館,被譽為美國建築史上最傑出的作品之一。此外,丹佛市的摩天大樓和紐約市的議會中心,也深得很多人的讚賞,而費城社交山大樓的設計,使貝聿銘獲得“人民建築師”的稱號。1983年,貝聿銘榮獲建築界的諾貝爾獎--普裏茨克建築獎。在貝聿銘設計的眾多建築物中,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國家藝術館東廳最令人嘆服。美國前總統卡特曾經稱讚說:“這座建築不僅是首都華盛頓和諧而週全的組成部份,而且是公眾生活和藝術之間的聯繫日益增強的象徵。”
貝聿銘的作品不僅遍佈美國,而且分佈於世界各地。北京西山有一家香山飯店,就是貝聿銘設計的,這座建築採用中國古典園林的風格,設計別具一格。1984年,在美國鳳凰城舉行的建築學年會上,數百位專家在500個建築物中選出13個,授予年度榮譽獎,香山飯店就名列榜上。貝聿銘應法國總統密特朗的邀請,完成了法國首都巴黎拿破侖廣場上盧浮宮的擴建設計。這個工程竣工之後,盧浮宮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而貝聿銘獨具匠心的設計使很多專家為之傾倒,他們讚揚這位具有東方藝術傳統的設計師,說他的設計征服了巴黎。
作為現代主義建築大師,貝聿銘在設計理念方面始終秉持現代建築的傳統,堅信建築不是流行風尚,而是韆鞦大業,要對社會歷史負責,不能依靠變換花樣來嘩眾取寵。貝聿銘堅持不懈地在形式、空間、建材和技術領域進行探索,使作品更多樣化,更趨於完美。貝聿銘從來不為自己的設計辯解,也不熱衷於著書立說,他認為建築物本身就是最有力的宣言。貝聿銘所獲得的重要獎項包括1979年美國建築學會獎、1981年法國建築學金獎、1989年日本帝賞獎、1983年第五屆普利茲克獎以及裏根總統頒發的自由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