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中關係空前好 專家指仍缺互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30 04:24:44  


  中評社溫哥華3月29日電/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星期四結束了對俄羅斯為期3天的訪問返回北京。雖然兩國的關係被評論為是有史以來最好的階段,但顯然仍缺乏互信。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訪問俄羅斯期間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會談時表示,要將1996年兩國簽署的中俄聯合聲明建立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推進到第二個10年。 

  據VOA News報道,兩位領導人定下的合作基調是,在政治、經貿、科技、人文和安全5個領域不斷深化合作。他們在莫斯科共同簽署了中俄聯合聲明,強調逐步落實能源領域的合作項目,促進兩國經濟增長和加強兩國的經濟與能源領域的安全。中俄雙方表示要發展包括能源、農業、醫療、航空、汽車在內的行業合作,還強調在廣泛的國際問題上進行合作。 

  *趙華勝:比50年代更正常穩固* 

  隨著本週胡錦濤主席訪問俄羅斯以及俄羅斯舉辦“中國年”,中國媒體普遍認為,兩國關係進入有史以來最佳階段。中國上海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俄羅斯與中亞問題研究所主任趙華勝教授持類似觀點。他說,雖然一般人總是把中俄關係與50年代時期相比較,認為那時更熱,但實際上兩國關係目前才更正常、更穩固。 

  趙華勝說:“那時雙方的利益在非常大的程度上意識形態化了,現在則完全建立在國家關係的基礎上,這樣就比較穩定。還可以對比一下,那時兩國不是一個完全平等的關係,是社會主義集團,有老大哥、小兄弟,現在則是一個完全平等的關係,是一種更正常的關係。另外50年代中俄邊境問題沒有解決,而邊境問題是對中俄關係的一個強烈的刺激因素,現在邊境問題已經解決。” 

  *崔大偉:有共同利益* 

  香港科技大學中國問題專家崔大偉(David Zweig)教授說,共同利益讓中俄兩國走得更近。崔大偉說:“雙方都關注美國,擔心美國成為一個霸權國家。在安全領域,它們對伊朗、北韓等國際問題持有共同立場。兩國有著漫長的邊境線,為此,它們也需要確保關係良好。此外,中國需要俄羅斯的能源,而俄羅斯需要中國市場出售其軍火。” 

  俄羅斯媒體在胡錦濤訪俄時說,中國是一個令人不舒服的鄰居。崔大偉教授說,其實對中俄來說,它們都感到對方很難纏。比如說,俄羅斯在輸出能源方面大打中日牌,讓北京惱火。與此同時,在廣袤的西伯利亞稀稀拉拉居住的7百萬俄羅斯人要面對邊境另一方的上億中國東北人,這又讓莫斯科惴惴不安。他說,莫斯科多年來的噩夢就是大量中國人穿越蒙古進入俄羅斯,就像當年的成吉思汗那樣。 

  *趙華勝:需加強了解增強互信* 

  一度是政治對手、軍事對頭的中俄目前仍然被認為缺乏互信。上海復旦大學的俄羅斯問題專家趙華勝教授說,兩國在過去一段時期的完全隔離之後,現在特別需要加強政府與民間的相互了解,以增強互信。趙華勝說:“中俄關係從50、60年代,特別是70、80年代,兩國幾乎沒有什麼往來,基本上是隔絕的,而且60年代還有邊境衝突。兩國關係在這之後發展十幾年。兩國的互信需要很長時間的積累,我認為中俄之間的互信還需要積累和加深。” 

  除此之外,趙華勝認為,中俄關係的另外一個問題是經貿水準低。儘管普京表示,自2000年以來中俄貿易已經增長5倍,達300多億美元,但趙華勝說,這個數字無法與中國的其他主要貿易夥伴國相比較。此外,貿易結構也不盡合理,需要提升經貿合作的層次。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