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脊梁”稱號引來質疑一片。 |
倪萍獲得“共和國脊梁”餘波難平,事件越發顯得詭譎,也越發讓人疑惑。如果說,“共和國脊梁”這一稱號,是評選單位饋贈給倪萍的,是衝著倪萍的名氣派送的,倒也無妨,於倪萍而言,也算有些無辜。如果是花錢買的,倪萍還能抽身而退嗎?
倪萍已經否認繳納9800元錢,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是,即相關單位拉倪萍“入夥”,是拿倪萍等名人當托,倪萍等名人也許不用繳錢。正如有網友所稱,在頒獎過程里,先找倪萍、田華、張繼鋼、李雙江、劉蘭芳、李燕傑等這些托,來站台撐場面,吸引更多的人參與,也能提高這項頒獎的含“金”量、含“名”量。也許這是推測,但值得深入挖掘。
不管是什麼原因,花錢買名譽、給錢就發獎,都不正當,也不可信。遺憾的是,放眼現實,花錢買榮譽,給錢就發獎,就送名譽,何其之多?一個圖名、一個圖利,雙方一拍即合、各取所需的現象,大肆存在,廣為人知。比如多年前,為人哂笑的“英國劍橋世界名人榜”,只要交錢就能上,一些急於出名的准名人,愛慕虛榮,甘願上當,買個稱號後,大肆吹噓,招搖撞騙。也許進入“英國劍橋世界名人榜”太容易,進的人也太多了,“英國劍橋世界名人榜”已經成了過街老鼠,為人鄙薄。但是,現如今,一種新型的斂財方式出現了,某些不合理的評獎就是。
一位朋友向筆者透露,他曾經收到無數邀請參與評獎的傳真和郵件,行文方式一模一樣,只是每次的噱頭不一樣。典型特征:1.格式紅頭文件,目的是讓收件人覺得這是國家行為;2.會議地點都是在具有政治形象的地方或北京知名酒店;3.主辦單位一律是國家部委或暗示是其直屬機構;4.承辦單位是莫名其妙的,但這才是真正牽頭的;5.開戶銀行戶頭名稱可能和承辦單位是一致的,可能是某某文化傳播公司;6.這些批發牌證的“單位”基本上都在北京。戲法人人會變,巧妙各有不同,這類評獎不管掛靠什麼名頭,依附什麼機構,無論說得多麼舌燦蓮花,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蠱惑你繳錢,只要繳了錢,基本上拿獎無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