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名樓徒有樓名,世遺怎能遺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06 14:31:39  


  所謂“十大歷史名樓”指黃鶴樓(武漢)、岳陽樓(岳陽)、滕王閣(南昌)、大觀樓(昆明)、蓬萊閣(煙台)、鸛雀樓(永濟)、天心閣(長沙)、閱江樓(南京)、鐘鼓樓(西安)、天一閣(寧波)。稍微了解中國歷史的人,對十座名樓中的多數想必不會陌生,現在拿來申遺好像也不為過,何以如此不招人待見?原因無他,只因其中許多都是現代新修的。

  比如,南昌滕王閣因“初唐四傑”之首王勃的《滕王閣序》而千古流芳,但至今已經過29次重修,現在的滕王閣是1985年依照梁思成所繪的《重建滕王閣計劃草圖》修建而成。還有,因為唐朝大詩人崔顥題詩而聞名於後世的武漢黃鶴樓,也是屢建屢廢,最後一座建於同治七年,毀於光緒十年,如今的黃鶴樓是上世紀80年代以清同治樓為藍本重建的新版,樓內甚至裝了電梯。至於南京閱江樓則建成於2001年,算起來只有11歲。

  這十座名樓中,只有岳陽樓、天一閣等少數樓閣屬於國家文物保護單位,而餘者連文保單位都不是。外界之所以反對打包申遺,是因為世界文化遺產認定的最核心、最基本的要素是“原真性”,不但必須有歷史傳承,而且必須是歷史“原件”。現在有些“歷史名樓”只是徒有“歷史樓名”而已,除了名字是老的,其他都是新的。

  這麼明確的標準和這麼淺顯的道理,忙著申遺的主辦方難道就不知道?別看他們揣著明白裝糊塗,還辯解說,“中國名樓多數是木結構,年代一久,很多名樓都經過重新修建。但是,每一座能夠保留下來的樓閣都有著厚重的文化支撐和延續”,卻不會不知道,一旦啟動申遺,各國評審專家來考察時,這閱江樓“11歲高齡”和黃鶴樓裡的電梯,是無論如何都端不上台面的。到那時,耗時費力的申遺恐怕真成了國際笑話,說不定若干年後,就輪到這個笑話申遺了。

  明知行不通,還執意而為,唯有一個解釋,那就是申遺只是障眼法,真正的目的在於借著申遺拿這十座名樓炒作一把。無論申遺是否啟動,更遑論申遺是否成功,僅僅報一個申遺的消息,幾座假古董不就已經名動天下?明年旅遊季節一到,還怕不會游人如織,直欲擠塌了“名樓”?幸好已用水泥替換了木結構,否則說不定還會帶來安全隱患。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