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炮兵是中國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 |
中評社北京9月23日電/環球網綜合報道,據印度時報9月18日報道稱,美國科學家漢斯-克里斯滕森和羅伯特-諾裡斯聯合撰寫報告稱,中印兩國為其彈道導彈配備分導式多彈頭(MIRV)的做法,有可能會對全球核武庫發展趨勢產生影響。印度官方已經宣稱其正研發可攜帶多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這一發展,再加上美國在亞太地區日益增強的導彈防禦能力,勢必會刺激中國部署多彈頭彈道導彈。報告還稱,目前中國擁有約250枚核彈頭,自1964年成為核國家以來,中國已生產了約610枚核彈頭。
美國科學家漢斯-克里斯滕森和羅伯特-諾裡近日聯合發表一則關於全球核武器的新報告——《全球核武儲備(1945-2013)》。報告認為,印度發展洲際彈道導彈可能會刺激中國部署可搭載多個彈頭的分導式多彈頭導彈,加劇亞太地區新一輪軍備競賽。報告稱,中印兩國為彈道導彈配備分導式多彈頭的決定會對全球核儲備趨勢造成重大影響。據印度專家稱,印度的洲際彈道導彈“烈火-V”不會搭載多個機動彈頭或分導式多彈頭,但其後續導彈,包括“烈火-VI”可能會採用這種技術。
克里斯滕森和諾裡的報告提到:“印度官員已經表示,印度正在發展的洲際彈道導彈能夠搭載多個彈頭,這一新發展,加之美國在太平洋地區不斷增強的導彈防禦能力,可能會刺激中國部署可搭載分導式多彈頭的導彈”。克里斯滕森指出,分導式多彈頭並不符合新德里的最低威懾政策,而且印度官員需要解釋為什麼要發展這種可能會刺激中國研發武器的技術。他說:“分導式多彈頭是為特定的戰略目標而研發的,目的是快速增強部署在導彈上的彈頭數量,或在單次攻擊時擊中多個目標。這兩個目標都不符合印度的最低威懾政策,因為這會使核武庫的規模大幅增長,同時也意味著反核作戰理論發生了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