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3日電/項目自身抓住機會成長壯大,是為了提高日後在市場上叫價的資本。
人民日報報道,又到了三大球聯賽交錯之際。中超方面,一邊是各支球隊忙著爭奪冠軍和亞冠資格,一邊是中超公司將媒體版權順利售出;中職籃各隊買馬備鞍迎接開幕,籃協關注的卻是強化機制和規矩,賽場和市場都需要刺激,但絕不能弄成“戰場”;唯獨排球聯賽,靠贊助商撐持的日子不好過,“裸奔”已經從陰影變得越來越接近現實,誕生了世界冠軍的土壤居然落到這般地步,誰也不願看到,誰也難拿出辦法。
奧運戰略強調振興三大球,理由是此類項目最具社會基礎和影響力。可是,排球聯賽面臨的困境似乎與此相悖。既然有社會基礎和影響力,為何吸引不住贊助商?更深一層,為何項目和隊伍自身造血功能總是很弱?
第一個“為何”不完全取決於自身,尤其是資本介入體育,雖然都會選擇職業化程度較高的項目,但不排除其中的非理性成分。20年前,體育部門就曾試圖說服贊助商以投在足球項目資金的幾分之一轉向排球,人家說什麼也不肯。習慣於“計劃”的體育界對市場選擇一時轉不過彎兒,“排球挺好看的”“排球成績比足球好得多”,費盡口舌,不能說沒成效,但心裡還是別扭了好長一陣子,才明白“不能總跟足球比”。不同運動項目在市場上有不同的身價,因而帶來一系列的不可比,當初那種不管什麼項目都是一份兒“皇糧”的時代已經翻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