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6月7日電(記者 倪鴻祥)今年是故宮博物院建院85周年,為紀念1933年故宮為躲避中日戰爭戰火展開文物南遷,北京故宮首次規劃,邀請台北故宮一起重新踏上當年的南遷路,展開為期半個月的考察之旅。
這趟南遷行程自6月3日至18日為止,從南京啟程,走訪4省8市,在四川結束,全程近萬公里。兩岸故宮考察團將重訪當時的人事地,了解當年故宮守護文物的歷程,對這段文史資料進行補遺。
兩岸考察團成員方面,北京故宮由院長鄭欣淼、副院長李文儒和李季領軍,成員包括科研處、展覽部、文物管理處等專家。台北故宮原先傳出要由副院長馮明珠帶隊,後來臨時喊卡,改由教育展資處處長朱惠良領隊。
台北故宮公共事務室主任陳長華表示,這次的行程屬於學術研究性質,而且是採個人自由報名,加上馮明珠業務繁忙,因此原訂記者會取消,並由朱惠良帶隊參加,行程結束後,台北的考察團將會整理資料,提出學術研究報告。
陳長華說明,台灣報名參加人員,包括台北故宮朱惠良等2位研究員、1位副研究員、2位助理研究員共5人。以及負責籌拍故宮院史影片的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教授井迎瑞師生2人,學者傅申,以及前台北故宮副院長莊尚嚴之子、攝影家莊靈等4位院外人士。
兩岸故宮這次的行程,將參觀近40處遺址與庫房,舉辦5場座談,邀請當年的見證者來回憶南遷經過,而兩岸參與的成員中,有兩人正好是“歷史見證者”,一是北京故宮文物管理處前處長梁金生,當時南遷南京時,梁正好在南京出生;另一位莊靈則是1938年父親莊尚嚴負責押運故宮文物過程中,在貴陽出生。
1932年日軍侵佔熱河,情勢告急,北京故宮理事會要求故宮文物裝箱,1933年近百萬件故宮文物南運至上海,轉至南京博物院保存,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南京的文物又分三批,經由北、中、南,分別經由公路、水路及鐵路,翻越秦嶺、跨過長江,分別行經西安、寶雞、成都、漢口、長沙、貴陽、宜昌、重慶等地,最後匯集在四川的峨眉、安順、樂山等地存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