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衣業者鄭河南表示,希望馬政府能傾聽中小企業的聲音。(中評社 趙家麟攝)
|
中評社台南6月29日電(記者 趙家麟專訪)兩岸簽訂ECFA,對台灣傳統產業的利弊分析一直是朝野攻防重點。位於台南,生產毛線相關產品的冠達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鄭河南接受中評社專訪時道出中小企業的心聲:政府應隨時傾聽中小企業的心聲。
鄭河南經營的冠達實業,員工25人,專門生產毛線相關產品,包括毛線帽、圍巾、毛衣、禦寒手套和棒球帽等,往年主要銷美國,近年拓展到歐洲,同時取得國際知名品牌公司授權代工。
ECFA早收清單中,大陸同意調降台灣紡織品關稅多達136項,台灣同意給大陸紡織品降稅為22項。台灣紡紗公會、人造纖維公會都認為將有利台灣業者,調降關稅後台灣產品競爭力將提升不少。
創業15年的鄭河南表示,紡織品在兩岸,有兩種狀況,一種是“來料加工”即從大陸進口原料、在台灣加工;另一種是“去料加工”即台灣出口原料到大陸加工。
兩岸業者早有自己一套生存法則!甲地下單,可能一半的數量是交給乙地來做,這種“偷跑”情況很常見,跑進來的、跑出去的都有,除非兩地海關嚴格查察,否則,檯面規範與實務上還是會出現落差的。
他表示,商品價廉是中小企業生存的大原則,大陸經濟崛起,就是東西賣得便宜;台灣引進外勞,也是為了要降低成本。兩岸貿易中,台灣紡織品在市場的競爭力,有兩個重要影響因素,一個是通路,一個是人民幣升值幅度大小。
他指出,台灣商品在市場上的價格,還要加上通路商的抽成。如果通路是政府在做,廠商自己來賣,價格上就和大陸貨有得拚,但到目前為止,政府並沒有把通路技術建立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