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客座教授林孝信。(中評社 王宗銘攝)
|
中評社台北4月19日電(記者 王宗銘)台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7日起舉行“多元視野下的釣魚台問題新論”國際學術研討會一連兩天,18日下午的第五場研討主題是從爭油到保釣,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包宗和擔任主持人,“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林正義與“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博士後研究陳鴻鈞報告“中美在東海石油探勘與釣魚台問題的爭議”,中國石油探採事業部執行長吳榮章為評論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陳儀深報告“保釣運動對“中華民國”政府釣魚台政策的影響”,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客座教授林孝信為評論人。
林正義說,台灣自己的努力以及與美國石油公司的合作,在1968年著名的艾蜜莉石油報告以前,就已經發現釣魚台海域有豐富的石油資源,最後並沒有大量測勘行動,當時台灣外交交涉的對象是美國,不是日本;蔣介石當時對琉球與石垣島海域軍事價值是非常重視的,不過,蔣介石對釣魚台排除軍事行動的可能,美國政府也認定蔣介石沒有要去軍事佔領釣魚台。保釣對“中華民國”政府政策的影響是阻止了中日韓去聯合探勘。
對於1970年代的保釣運動,陳儀深說,1971年,聯合國處理中國代表權問題,其實1970年就已經知道保不住了,當時情況很危急,這是當年保釣的背景。
陳儀深說,美國把釣魚台給日本時,國民黨政府當時是猶豫不決的“外交部”主管的想法是,對主張釣魚台主權問題要保留,只要去否定日本的立場即可,避免妨礙其他“中華民國”對日本以及對美國的外交關係。
陳儀深說,“外交部”當時對釣魚台的立場是大陸礁層的延伸,因為中國大陸文革,保釣運動要求國民黨政府能夠保疆衛土,不過效果有限,另外,國民黨政府當時處理保釣運動是刻板的,動不動就扣人帽子,說人左傾。
當年參加保釣的林孝信說,當時參加保釣的人數上千,很多保釣人士是無所求的,不是為個人,可是因為彼此的誤會,有七、八百人因此成為黑名單,可是台灣社會知道的卻非常少,他感謝“中研院”第一次把保釣實踐跟釣魚台問題研究結合,希望以後有更多的人可以來現身說法,協助更多的釣魚台問題研究。
|